文/李碧華
剉冰的記憶,從中華商場到泰順街,再北進寧夏夜市與士林,是盛夏必然的追尋。
北投菜市場這一轉角人氣旺盛,遠遠就見到大排長龍,隊伍蜿蜒到對街,壯觀到不知何時才輪得到。只好把方向盤一轉,轉到東區吃粉圓,卻又照樣座無虛席,唉唷!燠熱的盛夏,吃一碗消暑的剉冰,怎麼如此難以如願啊?
關於吃冰,其實總要跟阿誠好一番拉鋸。知道阿誠是好意,因擔心冰涼傷身而一再搖頭,怎麼樣也不肯帶我去那間北投排好長一條人龍的宇宙無敵好吃冰店;但,嗜冰如我,常常從早到晚央求個不停。
在這一個無風的夏夜,只因百般哀求才偶獲獎賞,得以來到寧夏夜市稍解暑氣。
不知從哪四面八方湧進的人潮,整夜送往迎來。夜市的澎湃不但不能緩解盛夏的燠熱,反而因人頭攢動,激出刺鼻的汗水味道,同時也沖混了食物香氣的純粹。爐火增添了高溫,風呢?怎麼一絲風都沒有呢?
只有去到冰店,才能在紅豆配綠豆,粉圓搭仙草間,以各種顏色組成一個清涼的仲夏夢,一夜醒來,好似來到雪花飄飄的北國。
吃冰的伴,總缺不了阿誠,他是個頑皮的台客,從泰順街帶到士林,再前進北投,一輛摩托車就把台北繞個夠,我常在後座尖著嗓子提醒他,騎慢一點,拜託你,騎慢一點啦!可是,這個愛唱反調的阿誠,叫得愈大聲,他愈是要耍帥。
當他靜下來,他就喃喃自語:「我也曾想開冰店,—碗四十元;一天賣一百碗……」有一回殺到台南找傳說中的豆花,邊吃邊比畫,好似自己已置身冰天雪地般!
阿誠多想當「剉冰英雄」啊!簡單的與台灣小吃為伍,知足的吹著夏季少有的風,哼著小曲過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