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屏東大學薄膜學程大三學生盧彥文,因實驗中清潔過程有瑕疵,氧化鋅陣列中出現雜質,利用電子顯微鏡觀測,意外拍到如同海膽的輪廓(圖/張進安 ),參加今年度台灣奈米影像競賽,榮獲銅牌獎,成就一場「美麗的誤會」。
【本報屏東訊】國立屏東大學薄膜學程大三學生盧彥文,因實驗中清潔過程有瑕疵,氧化鋅陣列中出現雜質,利用電子顯微鏡觀測,意外拍到如同海膽的輪廓(圖/張進安 ),參加今年度台灣奈米影像競賽,榮獲銅牌獎,成就一場「美麗的誤會」。
指導教授李文仁表示,這項競賽由科技部奈米國家型科技人才培育計畫辦公室主辦,希望師生在進行實驗過程中,透過人文、藝術角度觀察實驗結果,有時意外發生插曲,反而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回想當初這場「美麗的誤會」,盧彥文笑著說完全是「無心插柳」,當天他正在進行紫光偵測器感測實驗,利用紫外線探測,找到適合防曬係數的保養品,沒想到在使用藥水清洗感測器的過程中,卻有雜質沾染,用顯微鏡觀測,赫然發現雜質沾汙處竟出現如同海膽的輪廓。
屏大應用物理系主任曾耀霆說,科學講求精準,但給人較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科技部鼓勵投入研究奈米科技的研究者,能將研究過程中特殊現象,用影像或新詩方式呈現,讓民眾體會樂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