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蕙封麥演唱 萬人祝福

 |2015.07.26
1604觀看次
字級
江蕙封麥演唱會,昨晚在台北小巨蛋登場,演唱會晚上七點半才開始,但熱情的歌迷傍晚起,就開始在門口排隊等候。 圖/余承翰
江蕙頂著紅髮、穿紅色女王裝氣勢登台,以成名曲〈酒後的心聲〉開場,她說,剛開始必須閉眼唱歌,怕第一首歌就想哭。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台語天后江蕙的「祝福」巡迴演唱會,昨晚起跑,她要在五十一天裡唱二十五場,門票場場秒殺,超過二十五萬人次參與,也是個江蕙的新紀錄。

昨晚「祝福」巡演,吸引超過一萬人朝聖,演唱曲目包含組曲約三十六首歌,最後壓軸獻唱送給歌迷的告別單曲〈幸福的溫度〉。

在發行上一張專輯《遠走高飛》時,二姐即有了退休的念頭,望著歌迷殷殷期盼的眼神,江蕙無法說退就退,她選擇辦演唱會,藉此留給歌迷最完美的一面,她說:「希望以後大家想到江蕙這個人,心裡是溫暖的,嘴角是上揚的。」

這是一套「沒有明天」的演出吧?江蕙經紀人與長期合作夥伴陳子鴻說:「我們都刻意忽略這個情緒,尤其她自己,就怕提了傷感,半年來,我們沒提退休的事。」

江蕙金曲無數,如果必唱的歌都唱,至少要五小時,未免太殘忍,但想到歌迷的殷切期望,大家只好努力「塞歌」,一定要唱全曲的就唱全曲,不然唱半首、變組曲,她這次幾乎都唱自己的歌,總計三、四十首歌,的確比以前多。

從那卡西小女孩

到台語天后

江蕙出道三十四年來的點滴,從一位在北投走唱那卡西的小女孩,到現在的國寶級台語天后。江蕙小時候帶著妹妹江淑娜一起走唱謀生,爾後在西餐廳駐唱時,透過資深製作人黃義雄的介紹下,開始了歌手人生,尤其第一張專輯《你著忍耐》給了她絕佳的曝光機會。

江蕙成為台語天后的三大重點,分別是天分、成長背景及努力,外加力求完美的龜毛個性,在第一屆金曲獎還沒分國台語歌后時,江蕙打敗其他敵手,成第一屆金曲歌后,就算有歌后加持,當年唱片環境未臻成熟,歌手的收入只有錄音版稅,其餘收入得靠跑秀場接秀賺錢,初始,江蕙一年出兩張專輯,其他時間則跑秀場賺錢,就只為餬口飯吃。

直到她推出《酒後的心聲》時,唱片業開始有了版稅制度,一九九○年代KTV出現,江蕙的〈酒後的心聲〉成了當時歷久不衰,點播率最高的歌,直到推出〈家後〉才打敗〈酒後的心聲〉榮登冠軍,意謂只有江蕙才能打敗江蕙,且她連續奪得第十一至十四屆金曲歌后。

重視歌曲意義

努力提拔新人

唱片版稅制度愈來愈健全後,江蕙開始著重台語歌所傳達的意義,整個人的心境也慢慢出現變化。她真正參與的第一張專輯是《半醉半清醒》,當時為了選歌,她親自聽了兩千多首歌,且每首聽上好幾遍,就怕錯失好歌,更不吝惜提拔新人,如與施文彬合唱〈傷心酒店〉、慧耳選出周杰倫與方文山的出道之作〈落雨聲〉,一舉捧紅了這對好搭檔。

江蕙一掃過往只唱小情小愛的歌,一九九九年推出〈半醉半清醒〉時,開始從家庭的觀點出發,關懷親子關係,傳達子女要孝順,不要讓心中有遺憾,她個人就是因雙親相繼過世,深感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家後〉講述夫妻、家庭的關係,有許多為人子女,也是從這首歌,感受到父母的感情。

二○○八年,她深感天災人禍不斷,首度提筆寫歌、親自演唱,用〈甲你攬牢牢〉撫慰人心。這一年,江蕙已出道二十七年,在許多人遊說下,才應允首度開「初登場」演場會,賣票半小時即銷售一空,空前絕後,「秒殺」字眼就是從江蕙演唱會開始風行。同時也是歌手首度在非假日舉辦演唱會,開啟了只要有票房,不管星期幾都能開演唱會的先例。

三十四年來,江蕙一步一腳印,慢慢走出屬於她的康莊大道,但江蕙選擇止步,要回到十歲前沒有鎂光燈的日子,很多人問江蕙為何想封麥?這個答案,易答卻難體會,她背負許多無形的壓力,文字難以形容,只要抱著江蕙能開開心心的過著一般人生活,那就是對江蕙最大的祝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