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前的二戰末期,廣島和長崎遭到盟軍原子彈轟炸,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盟軍統治,讓日本人飽受滅國的苦痛。日本再度站上國際舞台,則是六○年代經濟起飛之後。
這段刻骨銘心的歷史,一些日本人深刻反省,認定是日本走向軍國主義為國家帶來災難。
但另一批人嘴上掛著「懊悔」,卻不對侵略行為反省,好像他們是懊悔沒有打贏美國,沒有打贏戰爭。他們的史觀是:日本打贏「大東亞戰爭」,只是不該發動「太平洋戰爭」。
美國戰後為日本量身訂製一套「非戰憲法」,不准日本擁有軍隊,憲法第九條更不准日本有對外宣戰權,等於箝制日本的行動。
一九五五年開始執政的自由民主黨,創黨重要的一項黨識,就是修改這套和平憲法,讓日本擺脫束縛,標榜要讓日本成為「普通國家」,也就是跟其他國家一樣擁有軍隊,可執行軍事作戰,甚至與其他的家軍事同盟,遂行現行憲法所限制了的「集體自衛權」。
安倍晉三就是這個鷹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外祖父岸信介擔任首相時,因強行推動與美國安保法案,引發了生在國會前大衝突,事後證明,宣布下台的岸信介強行通過美日安保,維繫日本戰後近半世紀的國防安全,讓日本得以全力投入經濟發展。
十六日日本國會,就上演岸信介時代同樣戲碼。國會為了安倍所提的安保新法案爭議不休,國會外有十萬民眾頂著烈日,高喊安倍是通過「戰爭法案」,要把日本再度推入戰爭深淵,安倍憑藉自民黨與公明黨聯合政權在眾議院的絕對優勢,順利通過了這項法案,隨即移送參議院。
如果沒有特別意外,依照日本「六十天法則」,這項法案被移送到參議院後,即使在參院被否決,或者是擱置沒審理,六十天內將送回眾議院重新表決。
自民黨與公明黨因擁有眾院優勢,表決可望超過三分之二的席次,法案成立可預期。安倍與他祖父一樣,將在日本政治史上留名,但對日本是好是壞,還不可預期。
一些名人先後跳出來反對安倍的行徑,谷崎潤一郎文學獎得主、女尼作家瀨戶內寂聽(九十三歲),十八日就參加在東京永田町國會前舉行的抗議集會。
面對約二千名民眾,寂聽呼籲撤銷法案。她說,近來心痛不已,無法安眠。她現在纏綿病榻,要在往生前告訴大家,可怕的事情正在日本發生。
動漫大師宮崎駿在外國記者協會召開記者會,痛批安倍為首的政客,不顧日本民意反對,強行推動「戰爭立法」為逆時代潮流。他表示,任何國家都不能為尋求自身利益而發動侵略戰爭,這是各國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一個由家庭主婦與市民團體推動的「將諾貝爾和平獎頒給憲法第九條(規定放棄戰爭)」執行行委員會,又再度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他們希望安倍晉三了解和平的真諦,讓日本永遠都不要有戰爭威脅。
神奈川縣座間市的鷹巢直美是活動召集人,她針對「獲獎後希望誰上台領獎」的提問,回答說:「如果安倍首相能作為日本代表出席,將感到非常高興。」
這個不安寧的日本夏天,是否給日本帶來下個世紀的不安寧,安倍所擔負的歷史責任相當重大。
陳世昌(台北市/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