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杜正勝又有新的決定,要求研究小學生書包一律背在前胸或背在後面,以免重心不穩,導致學生彎腰駝背。
學生的書包太重,早已是老掉牙的新聞,有研究建議學童書包不宜超過體重的百分十五,但是我們小學生的書包常常超過百分之三十,所以上學多麼的「沉重」,求知是多麼重的「負荷」,讀書是多麼重的「承擔」。
教育部長關心學生的書包當然是好事,但是卻是管背在前胸後背,就讓人不敢恭維了,因為如何背書包,恐怕學生自有主張,這不是教育部可以管得了,連最難的髮禁都解除了,「書包禁」不可能發生。
更重要是教育部的任務,應該是如何減輕學子的書包重量,而不是去規範背的方式。多年來教育部一直想要減輕學子的「肩頭重擔」,卻始終無法達成,不但書包「減肥」不成,且有日益發福的趨勢;導致現在的書包外觀愈來愈精美,容量卻愈來愈大,如何讓書包像手機「小而美」,像電腦「輕薄短小」,這才是教育部的挑戰。
以前九年國教時,就高喊減輕書包的重量,結果證明是一場失敗的減肥運動;後來到了教改時代,打出快快樂樂的學習口號,強調一定可以減輕學子的書包重量,結果還是一張無效的減肥藥單。
減肥尚未成功、書包仍須努力,現在教育部又在規畫十二年國教,這是書包再一次新的減肥韻律體操,真心希望能夠減去參考書的贅肉,這也才是教育部長該認真去管的事。
十二年國教因為倉促上陣,所以目前正「眾說紛紜」,但是如何紓解升學壓力、平衡城鄉差距、促進教育機會均衡,應該是主要的目標。問題是從九年國教、到十年轟轟烈烈的教改,都是以此為目標而大張旗鼓,卻落個揠旗息鼓的下場。
所以根本的問題不在明星學校,而在升學方式,現在大家都在明星學校打轉,是見樹不見林,升學方式解決,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
杜正勝部長前天陪麗林國小學童走路上學。六年級女生陳諾快步走到杜正勝身旁問:「什麼是三隻小豬的故事?」杜正勝耐心說明三隻小豬中,老大最偷懶,用茅草蓋屋;老二稍微偷懶,用木頭蓋房子;只有老三認真守本分,從基礎蓋好磚造房屋。有天,大野狼來了,茅屋、木板屋都無法承受大野狼攻擊,老大、老二只好躲到老三的磚造房屋,戰勝大野狼。
為什麼學子要背這麼重的書包?因為裡面都是測驗卷、參考書。為了對付升學考試這隻大野狼,最偷懶的老大只讀一本書,書包最輕,家長與老師都認為無法對付大野狼;老二稍微偷懶,書包重一點,也考不進好學校;只有老三所有版本的課本都齊全、參考書與測驗卷完備,從基礎蓋好磚造房屋,才能應付大野狼,老師與家長的這種「三隻小豬」心態,是「只要讀一本就夠了」的部長所必須去理解的。
要減輕學子的書包,關鍵在如何對付升學這隻大野狼,不在書包背前面還是後面,不懂這個道理,不能真正的「瞻前顧後」,才會腹背受敵、前後失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