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校園安全把關篇 加高圍牆 不一定就安全

羅智華 |2015.07.21
3366觀看次
字級

文/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

國小女童割喉案發生,不少家長、民眾對行之有年的「無圍牆校園」、「友善校園」提出質疑,認為無圍牆、低矮圍牆可能造成校園「安全漏洞」,導致歹徒趁虛而入。但也有人認為高圍牆也非治本之道,圍牆再高也阻擋不了有心人潛入。

回顧「無圍牆校園」發展歷程,二○○九年,台北市政府推動「台北好好看」市容改革措施,台北市校園將圍牆降低或改用生態植栽綠籬,取代水泥外牆,大約有九十所中小學,完成低矮圍牆或綠圍籬的校園景觀改造。民眾認為綠圍籬校園不僅讓學校變得更美麗,也拉近社區與學校的距離,營造友善校園。

低矮圍牆是校園發生危險的主因嗎?台北市河堤國小校長嚴淑珠亦認為,圍牆高度並不是校園安全的主要關鍵,重點在於防護措施是否到位。

執行力一定要徹底

以河堤國小為例,學生上下學動線採取「人車分道」,上學由校門口進入,以便警衛把關。放學後若學生有社團活動要參加,會將學生集中在行政大樓上課,加強安全管理,嚴淑珠強調,這些措施平常就應做好,執行力一定要徹底,不能因不方便就便宜行事。

「遠親不如近鄰」,有學校結合社區守衛與家長義工之力,作為校園安全另一道防線。台北市明道國小校長陳顯榮表示,早晚是校園警衛人力較薄弱的時段,守衛人力有限情況下,明道結合忠順、明興鄰近社區民眾組成「校園巡守隊」,每天清晨七時到明道校園巡守,結束後還幫忙交通導護工作,避免守衛值勤出現「空窗期」。

雙園國小則和里民攜手為校園把關,校長林松金表示,里長和里民每天傍晚都會校園巡守,防止可疑人進入。也有學校借助「人民保姆」協助維護安全,鄰近五分埔的台北市興雅國小就是結合派出所警力巡邏校園。校長宮文卿表示,每天早上七時至八時,五分埔派出所會派員警站在校門口維護秩序,下午四時也有員警前來駐守,定時在校園周遭巡邏,讓學生與家長安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