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也掀起食安風波,上月底,新華社長沙記者李丹報導「十萬餘噸走私凍肉銷往全國,部分肉齡達四十年」,消息刊出,一場食安風暴隱隱成形。
沒想到有北京媒體人出面踢爆,新華社這篇報導根本是假新聞;李丹不甘示弱,隨即發聲明指遭不實誹謗,情況急轉直下,食安風暴演變成了新聞大戰。
有關走私過期凍肉之類的食安問題,是攸關大陸百姓健康頭等大事,升斗小民對新聞互鬥沒啥興趣,人們更關心的是:這些駭人聽聞的走私凍肉是真是假?到底上了餐桌沒有?
官媒新華社的報導自是權威,多家媒體接著跟進檢討食安問題,一輪猛批官方把關不嚴,才讓過期凍肉上了百姓餐桌;有報導逕指部分為二戰物資,大有語不驚人死不休之勢。
正當各地媒體炒作得如火如荼,日前《北京科技報》記者洪廣玉署名「食品安全資深記者」撰文質疑,過期凍肉的報導是無中生有,「或許將成為中國新聞史上不太光彩的一頁」。
北京媒體小兵敢於挑戰中央官媒報導的權威和正確,接下來,輿論風向丕變。
有的指過期凍肉成假新聞,才是最大的隱患,有的批媒體造假比過期凍肉危害更甚,呼籲官方要出面說說話。
直到此刻,主管部門有如看熱鬧觀眾般,任由事態愈演愈烈,依然未能提供準確回應。
其實,自六月初大陸媒體即披露各地查獲過期凍肉的新聞,新聞熱度直逼近來滬深股市大起大落;官方正焦頭爛額忙著急救股災,無暇顧及其他。
直到十二日新華社記者李丹發出聲明,不滿洪廣玉未詢問過他,即輕率指其報導是「假新聞」,大陸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海關總署、公安部三大單位,才聯合發布「關於打擊走私冷凍肉品維護食品安全的通告」。
「通告」間接否認查到數十年的冷凍肉,盼媒體報導食安事件要真實公正,擺明了不願捲入媒體內部爭論。
至於過期冷凍肉流向、有沒有上了餐桌吃進肚裡、是否有害健康等等,「通告」一句「嚴禁不合格肉品流向餐桌」草草交代。
而老百姓最關心自身舌尖上健康安全的問題,官方依然未提供明確解答。
韓劍華(台北市/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