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八仙塵爆傷患治療進入第二周關鍵期,日本願派醫師、護理師來台協助,引發能否從事醫療行為的爭議。衛福部次長林奏延昨天鬆口表示,教學醫院可透過國外醫事人員辦法申請國外醫師來台,在台籍主治醫師監督指導下,加入醫療團隊從事部分醫療行為,但不可以主治。
台大、長庚醫院專家則說,燒傷治療重建團隊默契,就像足球隊員各司其職,日本醫師難融入,不知該放哪個位置,不會申請協助。
衛福部原本強調,根據《醫師法》規定,國外醫師不能在台執業,僅能做諮詢、指導等工作。不過,林奏延昨天陪同行政院長毛治國探視台北榮總塵爆傷患後,受訪時指出,日本醫師若願意來協助,教學醫院可透過國外醫事人員辦法申請國外醫師來台,衛福部會盡快審查辦理。
林奏延進一步說明,以清創為例,通常一個團隊有五至六位醫師,日籍醫生只是加入團隊,不能擔任主治醫師,且必須在台灣主治醫師的監督指導下,才能做部分的醫療行為。
不過,台大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戴浩志指出,塵爆傷患治療過程很漫長,團隊成員間需要默契,外國醫師只來兩周,能否融入團隊、有無語言講通問題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相信沒有哪個家屬願意把病人交給一個外國醫師,也沒有任何一個外國醫師可以承受這樣的責任。
整形外科醫師、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鄭明輝形容,就像足球隊有前鋒、中鋒、後衛,或是棒球隊有各壘守備、外野手、游擊手等,每個位置都有人了,外國的醫師來了,「不知該擺哪個位置」。
據衛福部統計,目前各醫院對於醫師的需求是十七位,但已有五十八位國內醫師登記。醫界人士說,不只外國醫師很難幫上忙,「不是自己家出去的醫護」也很難幫忙,各院提出人力支援需求只有醫師二人、護理四十九人,醫學中心幾乎都是自行想辦法,但對於沒有多院區的醫院,可能還是人手不足。
台大醫院的支援人力是從自家訓練出去開業的離職醫師,或是從分院調度人力;林口長庚醫院也有離職醫師回來支援,讓院內醫療團隊能休息、喘口氣,三軍總醫院是將原本要外放各分院的醫師,暫時留在三總本院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