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寓教於樂,推廣保存偶戲文化 文與圖╱胡恩蕙 |2015.07.05 語音朗讀 415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金光布袋戲的戲偶以新的材料、戲服材質和顏色,參考國外電影、漫畫、卡通,發展出新的人物。 布袋戲舞台原本多為木雕彩樓,80多年前布袋戲盛行,涼州街上有許多布袋戲團,稱為「戲窟」。 中國單人偶戲,偶師提著戲箱,一個人唱戲兼敲鑼打鼓。 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位於大稻埕,一棟舊式典雅樓房內。 台原偶戲館典藏與文物管理主任Kim Siebert以吸塵器和刷子細心清理戲偶。 許多戲偶在恆溫恆溼典藏室分類珍藏。圖為各式泉州傀儡偶頭。 一樓工作室,民眾可近距離看到偶師雕刻戲偶過程。 在富有舊台北氣息的大稻埕,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座落其中。館內收藏一萬多尊來自大陸、台灣及亞洲各地具代表性的傳統偶戲文物。 台原偶戲館創辦人林經甫先生,在赴日旅遊的途中,看見一件雕刻精緻的傳統布袋偶戲,心想這麼美麗的文物怎會流落到日本人手中,於是從八○年代起開始戲偶收藏。 為了讓民眾能近距離接觸戲偶,台原偶戲館一樓設置布袋戲師傅工作室,邀請知名偶師賴世安先生雕刻戲偶,幸運的民眾來館即可看到偶師製作戲偶的過程。 此外,由台原藝術文化基金會成立的「台原偶戲團」,則將台灣布袋戲成功推上國際舞台,自二○○○年成立以來,偶戲團應邀於五十多個國家巡演,包括英、法、德、美、西班牙、丹麥、加拿大、土耳其、以色列、日本、香港、中南美洲等地,戲碼除了傳統的《才子佳人》、《老鼠娶親》,也融合東西方文化發展出《馬可波羅》等戲碼,讓世界各國見證台灣精緻的偶戲文化。 館中除了布袋戲偶主題展覽,戶外還有民眾可自行操作的越南水傀儡。台原偶戲館典藏與文物管理工作人員馬思源說,水傀儡固定在長竹竿,浮在水面上,偶師透過長竹竿和細線操作水傀儡。台原偶戲館的水傀儡往往成為小朋友難忘的互動經驗。 台原偶戲館內逾萬尊來自世界各地,有些具有相當歷史的戲偶,則端賴具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物保存專業訓練,現任台原偶戲館典藏與文物管理主任的Kim Siebert負責。 在辦公室中,Kim細心地拿起吸塵器,用刷子輕刷具有近百年歷史的戲偶臉部,以除去灰塵。Kim說,每個戲偶進館前,都會先仔細檢視文物表面與結構是否穩定,並進行此清理程序,確保戲偶不致有木屑、灰塵、黴菌、蟲蛀等問題,再放入典藏室內,以恆溫、恆溼控制環境,讓具有歷史的戲偶可良好保存。 Kim指出,台原偶戲館典藏與文物管理部長期徵求義工,且開放給大學生、研究生申請實習,讓有興趣者能近距離接觸文物典藏保存工作,而今大部分實習申請集中於暑假,已有不少台灣及國際學生參與。 目前舉辦的《藍色時分》特展,展出台灣及非洲相關藍染服裝的戲偶及文物,呈現出一場劃時空的對話,展期至9月13日,歡迎參觀。 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收藏:古今布袋戲偶的演進 「緊張、緊張、緊張! 刺激、刺激、刺激! 金光萬道、瑞氣千條!」 許多三四五六年級生,對這樣的口白一定不陌生。布袋戲是台灣具代表性的表演藝術,而位於大稻埕的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收藏來自大陸、台灣、及亞洲各地的傳統偶戲文物,為台灣布袋戲文物保存,盡一分重要心力。 典藏與文物管理部主任Kim Siebert解釋,偶戲從大陸福建流傳至台灣,台原偶戲館正展出的「中國單人偶戲展」,即為一位偶師提著戲箱,一個人唱戲兼敲鑼打鼓、做音效,自己一人就能到處巡迴表演。這種單人偶戲從大陸東北到海南島都能看到。 布袋戲在清朝傳入台灣,二二八事變後,政府禁止外台戲演出達一年,許多布袋戲團遂從外台戲,轉為內台戲,在戲院售票演出。為了吸引民眾買票,布袋戲團參考武俠小說發展出吐劍光、放飛劍、展氣功的「劍俠戲」,受到歡迎。 民國四十年布袋戲外台戲解禁,李天祿率領的「亦宛然」於翌年起參加全省布袋戲比賽,連續獲得二十多年北區冠軍,奠定其布袋戲盟主地位。 受到內台戲武俠效果的影響,布袋戲後來發展出「金光布袋戲」,舞台更加華麗,加上七彩燈光或閃燈、Disco燈來營造場面,為了配合詭譎多變的劇情,音樂以黑膠唱片、卡匣的流行音樂,取代原本現場南北管鑼鼓伴奏,並使用特殊音效、砲管、煙火營造「金光閃閃、瑞氣千條」的場面。 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八○年是金光布袋戲的極盛時期,金光布袋戲的戲偶以新的材料、戲服材質和顏色,參考國外電影、漫畫、卡通,發展出新的人物。一九七○年黃俊雄將《雲州大儒俠》搬上電視螢幕,劇中人物史豔文、藏鏡人、哈麥二齒等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並曾創下百分之九十七的高收視率。 一九七四年三家電視台以「妨害農工正常作息」,加上政府推行國語政策,布袋戲遭到禁播。一九八○年代雖然又重新開放,但電視布袋戲收視率不如從前。後來黃俊雄的兒子黃強華、黃文擇兄弟,以霹靂布袋劇集轉進錄影帶出租市場,並進一步擁有霹靂有線頻道,甚至二○○○年發行動畫電影《聖石傳說》,為布袋戲開創新局。 前一篇文章 【山居樂活】 一片香水海 春夏 桃花源 下 下一篇文章 【最新互動科技藝術展覽】築.趣 -archifun 輕鬆逐趣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DJ】湧泉洗衣池【植感時光】加羅林魚木 文青朝聖 【四季花藝聯想】春之茁發 萬物甦醒的希望【視覺DJ】流蘇與春櫻【自然之書】漂流木的沉思【植感時光】 清香處處 野百合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