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環球 是一輩子的事 文/陳守忠 圖/遠流提供 |2015.07.05 語音朗讀 130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車友蘇素霞。 在歐洲段騎行路上,於休息時和沿路熱情的當地人家交流。 單車環球 是一輩子的事 受盡折磨、夜夜好眠,就是單車旅行浪漫苦行的禮物之一,更叫人上癮的還有苦行中所有的驚奇與驚喜,混合而成單車旅行的迷人! 中華單車文化協會自二○一一年起,啟動「環球傳騎」行程。其實環球旅行並沒有一定限制或規則,每個人可以有不同方式和路線。「環球」與「環遊世界」稍有不同,我的定義是「環球」就是繞行地球一圈。由於北半球的陸地面積較大,且連接較多,如歐亞大陸就連接在一起,因此大部分「環球」都以北半球為主;再者自行車主要在陸地上行動,路線方面會選擇較為便捷的跨海方式(如搭機),騎行或停駐小島、島嶼,會增加交通費用及時間,較不符合效益。在這些考量因素下,我將單車環球的行程分為四大段,分別為絲路中國段、絲路中亞段、歐洲段與美國段。 為避免過長的行程時間成為壯遊的主要阻礙因素,每日騎車里程約安排在四十至一百公里,其餘搭乘汽車快速移動,不但大幅縮短整體活動時間,也不需耗費太多時間在景色單調雷同、缺乏變化的環境中騎車,並能避開風險較高的路段。如此一來,每一大段行程僅需約四十天,其中又分三小段,每小段十幾天,參加者可依自身狀況彈性調整,選擇參加的時間和行程:可以連續四年參加四大段,一舉完成單車環球的夢想;也可以一年參加一小段,用十幾年乃至於一生的時間逐漸圓滿環球騎行之夢──「單車環球,是一輩子的事」。 我愛長途單車旅行 四年來曾經參加「環球傳騎」活動的朋友超過百名,來自各個地區、不同的行業,年紀層的跨度也很大。曾參加歐洲段第二小段與美國段第二小段的伙伴、在小學任教的美玉老師曾如此分享她的單車旅行感受︰「騎單車不為鍛鍊身體與競技,單純就是想讓旅行的速度放慢,讓景觀直入眼簾,讓外在或沁涼或躁熱的空氣打開我的五臟六腑。除此,單車旅行極其耗力,一步一踩,一步一踏,未達終點無法停歇。老實說,有時達到『夭壽累』等級,但我知道,身體的痛楚會慢慢平復,腦子裡卻會留下當時的溫度、氣味、氛圍、景觀,還有和隊友們相互加油、打氣扶持的感動。一整天下來,身體呈現最巔峰的疲累,再也無法分神思考時,正好讓心神達到最徹底的放鬆,對於尋常用腦過度的我,每晚筋疲力竭、全身耗盡氣力,倒頭就能沉沉睡去,簡直是奢侈又華美的大禮。受盡折磨、夜夜好眠,就是單車旅行浪漫苦行的禮物之一,更叫人上癮的還有苦行中所有的驚奇與驚喜,混合而成單車旅行的迷人!」 曾參加過絲路中國段、中亞段第二小段、美國二到三小段,前籃球教練羅仕東大哥,從二○○○年開始騎車,出國騎車經歷豐富,他說︰「騎單車的好處很多,它是一種很好的健身運動。我以前打籃球受過很多傷,膝蓋開過兩次刀,而騎車對膝蓋並沒有太大的影響。騎車前我的體重較重,有三高,血壓也高,三酸甘油脂、膽固醇都高,騎車兩年之後,整個降下來,包括心跳,三高全沒了,體重也降了八公斤到現在的六十七公斤,受益匪淺;騎車還有另一個好處,因為我喜歡自助旅行,自助旅行和單車結合起來非常棒,大街小巷、走街串巷,可以更深入探索一個地方,是和跟團旅行、搭車旅行或坐火車旅行都不一樣的。此外,因為我喜歡喝咖啡、吃美食,騎單車非常有利於滿足我這兩個嗜好,一路慢慢問、慢慢找。」 今年七十歲的素霞阿姨則說︰「騎車對身體健康很有益處,這是真的,像我如果血液循環或哪裡有異樣,出去騎車一趟回來就好了,新陳代謝排出去了。還有身材會變苗條,肚子會縮減掉,肌肉會變結實,皮膚也會變得比較有彈性……我每一次騎車回來,朋友看了我都說︰『妳怎麼每次回來都變得更年輕了?』一次比一次年輕;臉形、身材、肌肉都變少年,這是我真實的經驗。」 (摘自《環球傳騎》,遠流出版) 作者簡介 陳守忠 於一九九九年完成單車環球壯舉,是一位投入自助旅行、登山健行和戶外活動探險的玩家及壯遊者,足跡遍布全球四十多個國家。從女兒陳萱四歲開始,就全家一同體驗世界之大,並實踐親子壯遊教育;個人紀錄輝煌,曾獲頒全國青年獎章,現任中華單車文化協會理事長,二○一一年開始發起「環球傳騎」活動,目前已完成第一輪行程,將持續推動單車及親子壯遊。 前一篇文章 安心立命 啟動自然治癒力! 下一篇文章 詩歌賞讀 整理書籍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投向媒體】避免更多受害者【畫中有話】具象化我的內心世界【一舉兩得】功利性步行【此情此景】茉莉花【愛與犧牲】犧牲的媽媽 愧疚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