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國際食品展昨日開展,食品GMP標章由官方正式移轉至台灣優良食品發展協會(TQF),強化源頭管理及國際接軌。
圖/台灣優良食品發展協會提供
【本報台北訊】民眾對食安信心跌落谷底,微笑標章GMP也屢屢被抨擊「破功」,台灣食品良好作業規範協會今天起,轉型成台灣優良食品協會(TQF),想要認證,必須全廠同類食品都符合標準,才能獲得標章。
微笑標章升級,過去的微笑標章不會再核發,未來會有新的微笑標誌,代表台灣的優良食品。
台灣優良食品協會理事長孫寶年表示,今天起,經濟部工業局將把微笑標章,轉移給台灣優良食品協會,由台灣優良食品協會統籌,委託第三方認證單位協助認證,且將與全球食品安全倡議認可的食品安全品質標準簽約。
孫寶年表示,新的食品認證制度不僅提升內容,還與國際接軌。她強調,GMP過去不斷被外界抨擊食品驗證破功,但GMP一直以來在做的事,都是認證生產流程,食品品質是業者必須要負擔的責任,並非認證機構可以保證的,未來將加強業者自律,否則不納入會員。
台灣優良食品協會常務理事張斌堂表示,台灣經歷多次食安事件,民眾幾乎人人自危,連工廠有病媒蚊,都會被掛上「黑心企業」,凸顯台人面對食安,已經容不下一粒沙子。
孫寶年也表示,先前發生日本偽標案,其實並不是食安問題,但卻造成我國邊境龐大壓力,這也看得到我國與國際溝通長期不良,所導致的結果。
孫寶年表示,源頭管理將會是TQF認證最重要的環節,除要求業者自律,主動管理上游與下游,每年TQF將派人不定期稽查兩次,確保認證品質。
衛福部食藥署區管中心副主任王德原表示,邊境管理目前都已加強抽驗,去年發布施行「輸入食品系統性查核實施辦法」,明確規範實施系統性查核的產品範圍、程序及其他相關事項,首波納入應實施範圍的產品為肉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