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務院周五發表一份報告指出,在中東和非洲極端主義組織的推動下,去年全球範圍內的恐怖襲擊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五,致死人數增長百分之八十一。
國務院發表的《二○一四年各國反恐怖主義報告》指出,全球九十五個國家去年發生一萬三千四百六十三次恐襲,造成將近三萬三千人死亡,其中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恐襲發生在伊拉克、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以及奈及利亞。而二○一三年是將近一萬件攻恐攻造成一萬八千多人喪生。
值得注意的是,二○一四年,全球範圍內致百人以上喪生的恐襲事件,數量達到二十起,而這一數字在二○一三年僅為兩起。
報告指出,死亡急劇上升的原因是在伊拉克出現了「伊斯蘭國」(IS)以及奈及利亞出現了「博科聖地」這樣的組織。其中IS是發動最多攻擊的組織,達一千零八十三起,塔利班以八百九十四起居次。在巴基斯坦、菲律賓、尼泊爾和俄羅斯的恐怖攻擊有所減少。報告也提到西方單獨行動的極端分子有所增加,包括今年一月巴黎《查里周刊》恐襲。
美國務院反恐協調員卡伊達諾說:「我們面對的恐怖主義正繼續快速地演變,我們無法準確地預測十年後,甚至是一年後格局會是甚麼樣子。」
除恐襲之外,綁架事件也增加了三分之一,去年共有九千四百人被挾持為人質,是二○一三年的三倍。IS和蓋達組織也以綁架索取贖金為收入來源。恐怖組織在二○一四年也更多使用更恐怖的戰術,諸如砍頭和將人釘在十字架上。
面對如此嚴峻的反恐形勢,美方過去一年的反恐努力遭在場媒體的質疑。對此,卡伊達諾解釋稱,數字不能反映出反恐形勢的全貌,並且反恐不是美國一國之事,各國必須合作應對。
批陸處理維族攻擊做法
在亞太區域,報告特別提到中國大陸的新疆政策,及處理維吾爾族人士攻擊事件的做法,指中國政府在管控言論、不讓外籍媒體赴當地了解的情況下,斷然指稱部分維族人士是恐怖分子,這類政策反致新疆地區民族緊張,助長暴力極端主義。
報告認定,中國去年三月到五月間的三起暴力犯罪確為恐怖攻擊,包括雲南昆明火車站的恐襲,新疆烏魯木齊火車站恐襲,和烏魯木齊露天市場的汽車炸彈襲擊。 卡伊達諾說,有些政府片面認定部分事件是恐怖攻擊,這會適得其反,尤其在不尊重人權和沒有民主包容的情況下,反鼓勵極端主義;中國要降低恐怖威脅可做得更多,除通過維穩政策,保護人權也是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