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一名二十五歲女性,上顎牙齦腫脹,但她隱忍多時,後來嚴重到膿水流出數月才就醫;醫師發現,患者牙髓壞死造成「根尖囊腫」合併細菌感染,經過手術才復原。
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牙科醫師周怡江表示,患者的上顎門牙牙髓早已壞死,且有個填補物在牙齒上,可能是患者之前接受牙科治療後,神經受到刺激逐漸壞死,但這名患者竟然忍了幾個月,拖到牙齦腫脹、疼痛不堪才就醫。
周怡江表示,牙神經壞死後,牙根會變黑影響外觀,且牙根受到細菌感染,引起發炎;發炎細胞可能進一步破壞齒槽骨,因為細菌持續孳生,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蜂窩性組織炎,造成全身性感染、敗血症,會危及生命。這名年輕女患者的齒槽骨,就因細菌感染凹陷,出現一點五公分大的凹洞,最後囊腫摘除才逐漸復原。
牙科醫師建議,民眾應該半年看一次牙科檢查口腔,可預防根尖囊腫發生,平時應該保持良好口腔衛生清潔,減少齲齒或牙周病。
若牙齒疼痛、變色或牙床有瘻管、發炎腫脹,應該立刻就醫治療,否則小蛀牙拖成大病,嚴重時會細菌感染,造成骨頭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