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屏國小師生合力用資源回收廢棄物,做出富有泰雅文化特色的公共藝術品,留在母校做為紀念。圖/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本報新竹訊】新竹縣錦屏國小師生合力用各式資源回收廢棄物,做出多個富有泰雅文化特色的公共藝術品,昨天是該校畢業典禮,畢業生們要將這些作品留在母校做為紀念,留下美好回憶。
為幫助偏鄉學童多元學習發揮潛能,台灣世界展望會與白蘭氏合作,到新竹縣尖石鄉錦屏國小舉辦「創造力種子培育學程」,帶領學童認識在地特色,運用資源回收物發揮想像力,製作公共藝術品。
校方指出,此次學生們製作的藝術品包括展現泰雅文化中智慧之鳥的「希利克鳥」,融和泰雅族狩獵文化、圖騰與編織元素的「獵人LOKAH」與「水鹿」,還有充滿童趣想像力的「彩虹貓公車」,以及傳遞愛的「天鵝」等七座公共藝術作品。
畢業典禮上,學童們分別上台分享公共藝術品的創作過程與心得。畢業生小慈說,以前都不知道校園內有那麼多可供藝術創作的素材,平常被大家當作垃圾的回收物都能做出漂亮又好玩的作品。
畢業生凡凡在課程中學到泰雅族特色,並認識公共藝術,此次與同學一起創作「獵人」,「學以致用」在作品上畫出泰雅文化色彩與紋路,還放上大家最愛的跑車,展現泰雅勇士勇往直前狩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