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純粹─在山與海之間 文與圖╱台北福華沙龍提供 |2015.06.14 語音朗讀 362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伊誕.巴瓦瓦隆(紋砌刻畫) 雷恩(複合媒材) 尼誕.達給伐歷(鐵雕) 峨塞‧達給伐歷(木刻) 武玉玲(編織設計) 巫瑪斯.金路兒& 江雅蕾(琉璃珠) 雷斌(陶器) 看見純粹─在山與海之間 原鄉美學的盛宴‧瑪家鄉禮納里永久屋的原民藝術 文與圖╱台北福華沙龍提供 Viewing Aboriginal Art–Between Mountain & Sea 福華沙龍在邁入第31周年之際,特別安排了一場原鄉美學的盛宴,以屏東縣瑪家鄉禮納里永久屋基地的創作者為主,作為與原住民之間藝術交融的首航,有別於一般展覽的型態。 台灣特殊的島嶼環境,在地理上以山林和海域為主軸,在山與海之間橫向的擴衍、串連和縱向的激盪與搓揉,居住在這裡的世代,傳承與演繹出山與海交融的台灣文化,而關注土地的藝術行動,常是落腳在這片土地上的工作者,藝術展演上不容或缺的一環。 此次特展主題「看見純粹——在山與海之間」,集結了台灣原住民的作品,邀約八位排灣族的藝術創作者:巫瑪斯.金路兒&江雅蕾 ( 琉璃珠 ) 、雷斌 ( 陶器 )、雷恩 ( 複合媒材 )、武玉玲 ( 編織設計)、伊誕.巴瓦瓦隆 ( 紋砌刻畫 )、尼誕.達給伐歷 ( 鐵雕 )、峨塞.達給伐歷 ( 木刻 )。他們各以不同媒材展現獨特且活潑自然的現代思維,創作出多樣化的生活美學。 伊誕.巴瓦瓦隆(紋砌刻畫) 排灣族群被譽為善於雕刻的族群,伊誕.巴瓦瓦隆用紋砌刻畫取代斧金雕斲,靈感來自原鄉大地的純真,記憶中族民的古樸和神祕的色彩。 作品〈台灣百合〉以象徵族人精神圖騰的百合花,創造原住民自我認同的象徵圖像。 所有展品皆是透過「紋」路疊「砌」雕「刻」「畫」色的創作理念與過程,精緻流線的雕痕與大膽的用色,呈現出新的視覺形式和文學視野。 雷恩(複合媒材) 畢業於國立藝專美術科的雷恩,帶著剛強的細致和理性,省思傳統與現代的矛盾與衝突。雷恩選擇面對自己的生命經驗,同時也將族群美感透過現代手法展現,如轉譯傳統服飾上的珠繡成鑲嵌珠畫風格,每件作品皆由無數個細小的琉璃珠鑲嵌而成。拆信刀系列,是精緻金工的作品,賦予金剛刀以新的詮釋。 而下圖大型的抽象平面作品〈Na Emadi 創造者〉,來自於琉璃珠的色彩和釉燒過程中融化、迴旋、漂浮、幻化等形式的自然變化,象徵著族群血脈的擴張、繁衍與融合。 尼誕.達給伐歷(鐵雕) 曾經遊藝於木彫創作的尼誕.達給伐歷 ( Daki ),近年開始從減法的藝術轉向加法的媒材,他認為鐵材可以重複,材料可以完全使用。 每一次的創作都是一段經歷,於現代、傳統間相互交織,藉由夢想和記憶,不斷地去編織文化的片段。 尼誕用燒製焊接,讓生硬的木塊與鐵器,再造新的生命,每件鐵雕作品都像在對話般,訴說著你我的故事。 〈回家〉 峨塞.達給伐歷(木刻) 峨塞.達給伐歷沉浸在精緻的木刻金工藝術裡,擅長結合木頭與金屬雕琢成生活中的各式實用的器物,如臉譜壁飾、盤、造型燈等,其中展出的木雕作品〈地瓜燈〉,木頭表面的紋理,處理得像皮革般的質感,細密的刀法帶來另類的視覺印象。造型自然的木盤、木塊雕刻出的臉譜面具,不但具有質樸的潤澤,簡潔的線條也刻劃出許多意象詼諧的趣味性。 武玉玲(編織設計) 擅於編織與飾品設計的武玉玲,作品突顯古樸典雅的特色外,也融合許多現代的新觀念。例如她用繩線編織、纏繞出小米豐收的意象,將從小接受的排灣傳統文化及日常生活美學教育融入其中。 如同堆砌夢想,她和部落婦女一起的集體創作,由豔紅繩線鉤織而成的圓,呈現作品的整體美學,她希望透過作品讓人深切感受到人與環境最親切、最自然的互動關係。 巫瑪斯.金路兒& 江雅蕾(琉璃珠) 古老的琉璃珠結合了排灣群族人長久以來神聖的崇敬與想像,在同心圓階層社會中代代相傳。 漢名「雷賜」的巫瑪斯是屏東縣三地門排灣族原住民,以研製發明琉璃珠的新製法而聞名遐邇,被尊為「 琉璃珠之父」,與妻子江雅蕾女士共同推廣琉璃珠的研發,在帶動國際宣導活動上不餘遺力。 雷斌(陶器) 原民同胞們向有「捏陶為器,飾之以文」的傳統,專精於陶藝創作的雷斌,在古陶壺中找到傳統技藝的傳承與保存的動力。近年尤致力於排灣族群黑陶壺的研究,展覽中有大型傳統形式陶壺創作品。在排灣族傳統製陶技術已近失傳的當下,雷斌以新的生命形式傳承祖先的智慧,並賦予祖靈象徵三寶之一的陶壺以現代的視覺符號。 藝術的撫慰力量 八八風災後,山裡受災的聚落遷往禮納里,來到永久屋後,看似安逸的生活條件,取代了原本在山林中男耕女織的生活形式,而踩不到自己的土地的迷惘,災難的記憶和心裡掛記著遺落在深山裡的家園。 雖然衣食無缺,雖然時間終究會療癒,但精神生活寄託呢?在此次部落的尋訪之旅中,欣見許多年輕的藝術家重返部落,並從事藝術創作,而這次的特別企畫展,雖無法多數延攬,但是拋磚引玉,希望是一個綿延不斷的開始。展期至 6月24日,歡迎蒞臨台北福華沙龍參觀。 前一篇文章 【陽台小菜園】香草花園——為料理增添風味 下一篇文章 山居樂活 一片香水海 春夏桃花源 上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森活日誌】欒樹紅了【綠手指筆記】小花犀角 見證防疫小確幸【植感時光】花色流轉 驚豔重瓣木芙蓉【墨香流韻】一筆清香 一念無塵 梅適情【白色墨水】喜色忘形的藝想世界【植然日常】朱牆石蓮花 作者其他文章【心意象 ─ 寫真與陶藝創作展】 藝風薰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