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地多元使用 活絡農村經濟

鄭治平(花蓮縣/茶農) |2015.06.05
939觀看次
字級

台北朋友不喜歡朝九晚五的都市上下班族生活,工作壓力使他得憂鬱症。

為改善病況,他毅然向機關辭職,並且向銀行貸了款,到花蓮買農地,帶著妻小到花蓮過著悠閒自耕農的生活。

務農、種蔬果也該有個農舍,方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朋友向地方政府提出申請時,承辦公務員還極表歡迎並鼓勵說:「我們鄉村如此偏僻,人口日益減少;很多農田荒廢了,好幾公里還看不到一棟房子,真是荒涼!有你們外地人投入,讓鄉間景觀改觀,促進經濟繁榮,真好。」

該公務員還鼓勵朋友儘快興建農舍,並提供相關協助呢!那是在地人真正的感受與內心聲音。

農委會擬修改「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要求只有農民才能買農舍,這是不切實際的做法,這樣反而會讓農村經濟停滯無法發展。

原鄉老農大都已經無法荷鋤下田地耕種,其後代年輕人亦不願接繼父業,如今政府又將修法緊縮農地買賣,豈不令老農困坐愁城,荒廢的農地面積將因無人買賣、耕種更將增加,變成一池死水。

請農委會主委到花東走一遭,全國最大土地面積、人口卻是最稀少,花東各鄉村的荒涼景象,讓人感覺是淒慘!

唯有農地多元使用,鼓勵外來人口新血輪移民到偏鄉,才能活絡農村經濟!

老農連自己農地上的農事都做不完了,還會去買農地嗎?農民也大都是經濟弱勢族群,怎會有多餘金錢去買農舍呢?主政者應多用腦袋思考問題。

鄭治平(花蓮縣/茶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