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地農用應堅持 修法勿延遲

李武忠(台中市/農經專家) |2015.06.04
807觀看次
字級

二○○○年在所謂老農派立委強力運作下,台灣由「農地農有農用」調整為「放寬農地農有,落實農地農用」政策,亦即由「管人又管地」調整為「管地不管人」,任何自然人均可購買農地。

從此潘朵拉盒子被打開,種下假農民充斥,腐蝕政府龐大的農民福利支出,農地、農舍更成為非農民興建、買賣炒作的商品,造成今日優良農地大量流失,農地破碎、農業生產環境遭到破壞,農地價格不合理飆漲,讓真正農民或欲從事農業生產的年輕人,無力購買或承租農地的苦果。

亡羊補牢,為了遏止農地惡性炒作,在宜蘭縣政府開出農地改革第一槍後,中央政府亦決定修改「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增訂「農舍申請人為農民」的認定,以及「申請興建農舍應檢附經營計畫書」,此項改革立即遭致部分利益團體與立委強力反彈,宣稱將嚴重影響農地價格。

原本政府官員透過媒體宣示,最快於六月底實施,如今卻傳出因部分立委反對施壓,行政院基於選舉考量,將暫緩實施採拖字訣,讓農地改革停滯不前。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前天證實確有接到通知要暫緩,但昨天改口說,沒有要暫緩。他並說,該法修正案已在農委會完成作業,目前內政部在作業中,行政院並沒有停止作業,至於能否如期在六月底公告,他說要看狀況,希望今年會上路。

鑑於炒作農地已到年輕人買不起、甚至租不起農地的地步,農地還是應該回歸農用,但也要有配套,雖然行政院解釋目前意見分歧,還需要時間整合,絕非「緩推緩議」,但是該議題已經討論多時,社會也有共識,修法嚴查、遏止亂象已是當務之急,不應再拖延下去。

國內休耕農地高達二十萬公頃,形成資源浪費,也引發各界非議。持平而論,隨著產業結構、經濟發展、環境變遷、飲食習性等轉變,以及考量農村實際狀況,目前確實存在諸多土地使用分區不合時宜,或與現況不符的情形需要一併檢討修正。

政府有必要針對農業用地重新檢討,規畫包括:該保留多少數量的農地(即台灣耕地紅線)以及這些農地的區位配置為何?別只專注於枝微末節的法條修正。

任何改革總會有陣痛,為了台灣農業的永續發展,回歸農地農用實屬必要,應該堅持下去,不能反覆自毀立場。

值此關鍵時刻,民眾除了表達支持改革方案,也應督促政府做好護農措施,包括建全產銷結構、改善生產環境、實施環境補貼、推動土地儲備制等,讓年輕人視務農為熱愛鄉土最直接的產業。別再讓政客、財團綁架了年輕世代的未來!

李武忠(台中市/農經專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