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將至 北美憂蜂群衰亡

文/姜唯編譯.蘇林整理 |2015.05.24
1547觀看次
字級

文/姜唯編譯.蘇林整理


全球蜜蜂大量消失的情況已經好幾年了,美國也投入相當大的人力物力追蹤蜂群的增減。隨著夏日的腳步近了,美國的養蜂人、農業專家、昆蟲專家,也開始嚴陣以待觀察蜜蜂族群的數量變動。

台灣環境資訊中心引述英國《衛報》的報導指出,根據美國農業部等聯邦機構發表的年度調查報告指出,去年美國養蜂人家飼養的蜂群,共有超過四成二因各種原因導致死亡,而且出乎意料的,大量死亡的情況竟大部分落在夏季。

面對蜂群大量死亡,美國一些農業學者坦言,「這個現象顯示全球的農業生態系真的出問題了!」喬治亞大學學者說,從蜂群變化可看出生態惡化的端倪,因為蜜蜂數量很容易數。

嚴重衝擊養蜂業

根據調查顯示,去年蜂群大量死亡的情況,是過去九年來蜂群死亡率第二高的年度,這項調查也指出,和過去相較,美國奧克拉荷馬、伊利諾、愛荷華、德拉瓦、馬里蘭、賓夕法尼亞、緬因和威斯康辛等州,從去年四月至今,已有超過六成的蜂群死亡。

面對即將到來的夏季,美國農業部門和養蜂人都很擔心舊事重演。馬里蘭州州立大學昆蟲學教授表示,蜂群滅絕不光生態系統劇變的警訊,對養蜂人、養蜂產業而言,蜂群死亡所造成的損失和業務衝擊,也令人感到憂心不已。

蜂流感死亡率高

一般而言,蜂群大量死亡的情況最常發生在冬季,去年夏天蜂群相繼死亡的情況,是多年來首度夏季死亡率高於冬季的年度。令人驚訝的是,調查發現,美國的養蜂人,在去年夏季失去了二成七的蜂群,高於前一年夏季的不到二成。「蜂群夏季死亡率較高,就像夏季的流感死亡率高於冬季一樣異常。」

儘管蜂群不對勁,不過部分專家認為情況也許並非太糟糕。據悉,去年夏天當蜂群死亡後,養蜂人將存活蜂群與死亡蜂群分開,發展新的蜂群,結果蜜蜂數量漸漸回穩。只是這個現象仍對蜜蜂造成壓力。

致病原因仍未明

農業學者指出,蜜蜂死亡是蟎蟲、營養不良和殺蟲劑等種種因素綜合的結果。德國殺蟲劑製造商拜耳辯稱,蜂群死亡或許一點也不奇怪,因為最終結果顯示,蜂群總數從去年的兩百六十四萬隻增加到兩百七十四萬隻。

但昆蟲專家仍質疑,蜂群總數增加並不代表蜂群的健康和穩定性增加,今年夏天還是有可能重演去年的情況,所以各國的專家會嚴密觀察,隨時掌握蜂群動態,避免蜜蜂徹底在地球消失。

搶救蜜蜂大兵

台灣《科學人》雜誌曾分析,大約從十年前起,全球蜜蜂持續神祕失蹤,北美洲則有四分之一的蜜蜂死亡或失蹤,目前,世界各地有數以百萬計的蜂箱成為空巢,使近百種需要授粉的農作物,包括佛羅里達州的甜瓜、賓州的蘋果、緬因州的藍莓與加州的杏仁等,如今紛紛陷入結果的危機。

據北美地區的蜂農形容,蜜蜂神祕失蹤後,蜂箱遺留下來的蜂群,工蜂大量消失,只剩幼小的工蜂與蜂王,卻看不到任何一隻死亡的蜜蜂,整個景象「就像鬼城一般」。

科學家研究這種現象後,將之命名為「蜂群衰竭失調」。科學家並發現蜂群突然消失的現象並非美國獨有,澳洲、巴西、加拿大、中國、歐洲與其他地區,也傳出大量蜜蜂失蹤的現象。

蜜蜂消失之所以會引起全球科學家關注,主要是因為全球有三分之一的農業生產須仰賴西方蜜蜂(這是歐美養蜂人家普遍飼養的蜜蜂)授粉。特別是種植單一作物的大型農場,必須在一年裡的某個時期進行密集的授粉,這任務非野蜂、蝙蝠等其他的傳粉者所能達成,唯有西方蜜蜂有能力派出大軍來為農作物授粉,只要天氣溫和,而且有花蜜可尋,蜜蜂幾乎一整年都可以傳粉。

研究結果指出,蜜蜂蜂群衰竭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蜜蜂感染了一種複雜的疾病,原因則可能和農耕方式及其他綜合因素有關,致使蜜蜂容易遭受病毒感染。

目前科學家正在嘗試搶救全球蜜蜂,所採行方法包括:加強蜂箱的衛生條件、研發抗病毒藥物,希望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契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