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盛事 促進兩岸交流 文/記者杜憲昌 圖/佛光山寺提供 |2015.05.23 語音朗讀 241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金身合璧為宗教文化盛事,亦為兩岸交流立下典範。星雲大師與中國大陸文化部副部長丁偉(左四)等人於佛光山傳燈樓合影。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大師為「金身合璧 佛光普照」盛事,特書一筆字對聯一副。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 圖/廖國隆 文/記者杜憲昌 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 金身合璧 體現佛教無私精神 ■「歷史文物的保存,是文明社會的普世價值,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內涵。」在此次北齊釋迦牟尼佛首捐贈河北博物院典藏保存過程中,提供相當多協助,並且受邀擔任指導單位的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說,這是佛光山星雲大師發揮大智慧與大慈悲的善舉,方使得法像恢復原貌,讓更多人得以體會佛教的莊嚴與慈悲,可謂成就殊勝的大圓滿,而海基會能夠參與其中,更是與有榮焉。 林中森說,去年十一月十八日,海基會收到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的來文,隨即聯絡了文物主管機關文化部文資局,並在十二月十七日收到文化部同意的覆文後,也立刻回覆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著手進行捐贈以及文物展的籌辦。 「過去海基會也曾協助過兩個文物捐贈的案例,所以在與政府相關部會的協調處理是有前例可循的。」林中森表示,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將信徒所贈千年古佛首捐贈與原供奉佛像的河北博物院,這是兩岸博物館合作與交流的實踐,更是兩岸合作達成佛教文物復原的典範。 「尤其佛光山在此交流活動中,更是體現了佛教無私無我的精神,這不僅是對岸,甚至是全世界的宗教、文化界,乃至全人類都應該要思考學習的典範。」林中森說,正因為文物的珍貴,有些人就為了私利貪念而導致文物的外流,或為了私藏而不惜代價,但有些人則無私發心奉獻,讓重要的歷史文物能夠成為世人共有。 林中森同時也期許,透過此次重要的文化交流,未來能夠為兩岸帶來更多、更好的互動成果,朝向共創雙方更大福祉邁進,由此也讓人民可以共享更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紅利。 前一篇文章 河北博物院副院長劉建華:再見佛像身首合一 興奮不已 下一篇文章 延續古物回歸盛事 熱門新聞 01【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22幼熊越獄 嗑光一周存量蜂蜜2025.07.0903荷蘭獨特國粹 撐竿跳河大賽2025.07.1004飲食改善代謝症候群 吃彩虹蔬菜穩定血糖2025.07.1105【斗室有燈】我見過利刃般的眼神2025.07.1106WCF主席尼爾森 全家參訪台北道場2025.07.1007如是說2025.07.0908減碳救地球 大馬1.5萬人復蔬路跑2025.07.10096種常見濾心種類2025.07.0910比利時佛光山 佛光家庭祝福禮2025.07.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2025年柒月 完成的人生2025年陸月 釋迦多寶並坐像2025伍月 諸法因緣生2025年肆月 人人皆能成佛人間福報25週年2025年參月 佛陀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