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小百科51】入法界品的核心思想-發菩提心

文/曹郁美 |2015.05.19
4246觀看次
字級

文/曹郁美

〈入法界品〉是一個可獨立閱讀的篇章,在歷史上它曾以單品經的形式流傳過。唐.般若三藏所譯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簡稱《普賢行願品》,或《入法界品》或《四十華嚴》)即是代表作。

本專欄將逐一介紹《入法界品》的核心思想,今聚焦於「發菩提心」。

「菩提心」梵文為bodhi-citta,全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或簡單地說「覺心」,亦即後來禪宗所說的「悟性」。

佛坐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成正覺,即此覺性、悟性從沉睡中醒來。原來的漫漫長夜、無明與煩惱均掃蕩乾淨,內心呈現的是澄淨、清明、自由自在。

不過「菩提心」還有另一種解釋,亦即「菩薩行」、「大悲心」,《華嚴經》所載便是最佳典型。

善財童子在參訪善知識的過程中,每到一處(即每一「參」)即向善知識請益:

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云何修菩薩道?云何流轉於諸有趣常不忘失菩提之心?(我們應如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乃至於在生死流轉中依然不忘失菩提心?)

誠然大哉問!為何有此一問?

在通向成佛之道、證入法界的過程中,學菩薩行、不忘失菩提心為必要條件。若缺少了,修行度眾成為空談,或淪為灰身滅智的二乘人,實有違大乘的利他精神。

因此在〈入法界品〉中五十三位菩薩(善知識)分別教善財五十三種不同法門,如德雲比丘說「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休捨優婆夷說「離憂安隱幢解脫門」、彌伽長者說「妙音陀羅尼光明法門」、觀自在菩薩說「菩薩大悲行門」等,每一法門皆是轉煩惱為菩提之道。

除了《華嚴經》之外,歷史上有幾部闡述「發菩提心」的經典甚為重要,分別是(一)世親菩薩撰、鳩摩羅什譯的《發菩提心經論》,(二)密教經典、唐代不空譯的《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不過在漢地流傳較廣的莫過於(三)清代淨土大師省庵撰:《勸發菩提心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