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外子回到家鄉已經四個月了,上飛機之前的踐行宴上,親朋好友都問外子,為什麼我要回去那麼久?外子淡淡的一笑,輕聲說我有要事。善良之心、體貼之情溢於言表。
本以為很快就能解決的事情,在一趟又一趟奔波中延誤,在一次又一次談論中重複,我的心情也從期待變為無奈,焦慮變為發怒,甚至於想起「百無一用是書生」,多年積累的自信也在朝夕之間崩潰。
不知道外子如何度過這四個月的,只記得情人節他就飛過來了,直到過年以後要上班了,他還多請了兩天假。我往行李箱塞禮物時,他坐在床邊問我要不要跟他一起回台?他可以立即打電話改簽我的返程機票。
那一刻我突然領悟「私奔」這個詞是多麼形象貼切,更驚訝自己人到中年竟然還有少年情懷的衝動。
送他登機時,想起我們曾經在許多機場分別的情景。在北京他坐國際航線回台灣,我坐國內航線回桂林,兩人在不同的機場打著越洋電話尋找同仁堂藥店,昂貴的國際漫遊話費,不是為了爭論不休,只是不捨對方的離去,想再多聽一聽對方的聲音。
如今走在大街小巷想起以前曾經和外子十指相扣,不禁用手機拍照發給他,還不忘寫上一句「我們曾經在這裡……」
有段時間不停看各種各樣的商鋪和透天厝,腦海裡怎麼也不能把儒雅的外子與包租公聯想在一起,於是把商鋪和透天厝的照片發給外子,告訴他退休了來桂林做包租公。
春天我們在灕江邊漫步,夏天在山洞裡避暑,秋天在樹下聞桂花香,冬天去鄉下看農夫做粑粑、寫對聯,感受古早味。
含蓄的外子很少回覆我,我不知道在他的心裡,我是一隻嘰嘰喳喳的小喜鵲呢?還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女孩?而我隨時隨地發資訊給他,只是希望他知道,他住在我的心裡,即使我們隔著千山萬水,他也從不曾離開我。
劉璟華(台南市/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