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二十八歲毅然辭去放射師工作,遠赴國外當義工,這一去就是十四年,當她禁不起親人的聲聲召喚而回台灣時,整個職場的生態已大幅改變。當時美國金融風暴剛結束,台灣還籠罩在一片不景氣中;原本認為以她的大學學歷加上兩張放射師與護理師證照,及在英語系國家生活十四年的經歷,回台求職勢必無往不利。
然而事與願違,面試屢屢遭挫,除了年齡考量外,過度飽和的競爭市場也是原因。而面試單位開出來的薪資條件也讓她大吃一驚,出國前,她的放射師薪水曾經讓我們羨慕不已,如今薪資倒退不復當年。最後迫於生活壓力,她接受唯一被錄取的護理工作。
護理師辛苦的工作和值班,讓四十二歲的她吃足苦頭,而這非興趣的選擇也讓她抱怨連連,搞得身苦心更苦。她不斷思考是否要再出國找工作,但又放不下年邁的父母。天人交戰的結果,讓她消沉了好一陣子。
此時,十四年的義工訓練幫助了她,她想起為別人付出的初心,開始放下抱怨,用真誠的心照顧病人,因此,這些病人都對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感受到她和其他護理師不一樣的地方。
或許是心轉帶來的正面能量,如今她已能適應護理師工作。上街購物時,還常遇見曾經照顧過的病人,對她露出善意的笑容,這一刻讓她感受到付出的美好與值得。離開十四年,對這塊土地的疏離,也藉由這分工作,讓她又慢慢拼湊起對台灣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