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農舍浮濫 政府做對了

廖經庭(桃園市/教育工作者) |2015.05.18
818觀看次
字級

報載內政部和農委會將修正《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未來農舍起造人和購買農舍承購人,都必須是農民,同時嚴格限縮農民認定資格,須投保農保、健保第三類(漁民、畜牧業者),或實際務農者,未來若不具農民身分者都不能買賣農舍,樂見政府修改此法解決農舍飆漲的問題。

我出生農家子弟,年少時家鄉(桃園觀音)滿是黃橙橙的稻田,但近十幾年來台灣務農人口大減,如今在鄉村只能看到荒蕪的農地,隨著航空城計畫的推動,此時農地不再拿來種植作物,反而是插滿房仲廣告「轉種」新台幣,農地出現另一種詭異的面貌,許多人在農地上建起豪華的「農舍」,地價飆漲的結果,讓許多弱勢族群既無法在城市購屋,也鄉村買地也成為奢望,這是台灣另一種「經濟奇蹟」。

面對此種假農舍之名,行真豪宅之時的情形,政府如今總算有積極的作為。

隨著世界氣候變遷,農業未來勢必還是台灣發展的根本,近年來台灣也有不少青年投入農業事業,利用嶄新的視野活絡台灣農業。

此時政府應該透過積極的立法,鼓勵更多青年投入農業,讓這個「夕陽產業」找到新的契機,這次修法讓農舍找回原有的定位,政府已踏出正確的一步。

廖經庭(桃園市/教育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