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持新聞倫理 營造健康台灣

唐安荷(台北市/自由業) |2015.05.15
926觀看次
字級

回到台灣,想念的故鄉,與家人團圓共聚,打開電視、原本想觀賞深度內涵節目,不斷轉台的結果,換來的卻是「深度失望」,訝異媒體醜化台灣、製造矛盾,鮮少國際要聞,操控意識型態,呈現的是針鋒相對的鬥性台灣。

搖頭關掉電視,走進人群,卻發現到處有人情味,原來媒體連台灣不同族群和諧共處的「融」景都蓄意迴避。

媒體迴避台灣的和諧,我的因應對策,就是盡量迴避醜惡聳動的新聞報導,直到某一晚,連愛看的常談太空星系的談話性節目也淪陷,所謂學者名嘴大肆批評佛教團體,實在令人氣憤。

我索性打開電腦,上網查看其他相關報導,身上汗毛直豎,媒體醜化台灣就算了,連致力於美化台灣的佛教團體也踐踏,那汙衊人的造罪口業「太恐怖」,顛倒是非冤枉良善,那晚我整夜失眠。

出家人一向與世無爭,但對於子虛烏有的栽贓,我非常認同星雲大師一系列的「貧僧有話要說」,這個時代網路背後躲著胡亂放箭小人,常斷章取義,藉以打擊異己,逆他者亡,失去理性時,還發起將核廢料置放你家。

星雲大師經歷過戰亂貧困,六十六年前初到台灣沒人收留流浪過一段時間,但大師從未覺得自己貧窮,因為他的心靈富有,憑著以無為有的超然智慧,因緣際會堅苦卓絕創造出佛光世界。

大師以貧僧為名,在文中坦蕩蕩說明,其實何止於此,南華大學、佛光大學、普門中學、均頭國民中小學和均一國民中小學,老人仁愛之家、孤兒院,還有佛光山的建設等,總花費應該不只五百億元吧。

大師一生致力於文化教育慈善,他說一切都是大眾和社會共有的。所謂「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同結萬人緣」,佛教徒大多守貧,縱有公共的寺院財富,亦為寺院所有、社會共有,都用之於社會大眾。近幾年興建的佛陀紀念館,是全民共有的寶藏館,不收門票。

就我個人所見所聞,佛光山道場引導信徒知足感恩,回饋社會,鼓勵從事有意義的義工工作,尤其提倡建立書香社會,成立兩千個讀書會,廣泛閱讀吸取新知,知書達禮。

星雲大師本身就是一位超級會讀書的宗教家,他謙稱自己一生沒進學校念書,也不曾拿過畢業證書,卻獲得了十幾頂博士學位桂冠及名譽教授,在全世界創辦五所大學、多所美術館,他是一個實踐家,將人間佛教的淨化善美推展到全世界,有這樣的智者在台灣,顯示台灣是一塊福地。

傳媒需要觀眾把脈,當然媒體界還有清流存在,在此呼籲大家為專業、把持新聞倫理、不造謠的優質媒體加油打氣,共同營造健康的台灣。

唐安荷(台北市/自由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