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都有迎接新生命到來的可能,必需預存教育基金,除了「用錢」還要開始懂得「理財」,如此才能快速累積財富,早日達到不愁吃不愁穿的目標。
所謂「理財」,不僅僅只是把每個月的收入扣掉支出,然後把剩餘的錢存在銀行裡。這只能算是勤儉過日子,擅於理財的人,懂得花最少的錢,達到最大的效益,然後把手邊有的錢作最妥當的安排,在最短的時間內,達成財富累積的目標。當然財富的累積不能只靠把錢存在銀行裡,以現在銀行的低利率,累積財富是很困難的。有的時候要藉著投資來當作推力,讓財務目標的時間能更縮短。
有了理財的概念之後,就要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工具,目前金融市場的理財工具真的很多,有:保險、定存、基金---國內、國外、外匯、股票、期貨,甚至於黃金、房地產酘酘等等。每一種工具的利潤都不一樣,風險也都不一樣,在投資之前,要先有一個觀念,就是:高利潤的風險也就高,相對的,越有保障的利潤也就越低。先評估自己對風險的承受度---結了婚以後就不能單從個人角度,而要從整個家庭的承受度來評估,再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工具。
儲蓄 = 收入 - 支出,絕對不是收入 - 支出 = 儲蓄。
理財從存小錢開始,先把每月收入的百分之十轉到分開的儲蓄帳戶裡,你們可以用這個帳戶裡的存款投資。用獨立的儲蓄帳戶的好處是:強迫自己照計畫去做。每個月都堅持把計畫節省的這筆錢存起來,而且不用擔心會遺失。這就是存錢的樂趣。
投資所得的錢不要和普通帳戶混在一起,而是重新轉到儲蓄帳戶。當儲蓄帳戶累積了一些錢時,又可以重新投資了。
專家觀點 省錢三步驟
第一個步驟就是計帳,要養成固定記帳的習慣,每個月結算一次,不但可以清楚知道錢都花在哪裡,還可以仔細評估,到底哪些開支是可以省下來的,所以這個方法很重要。結了婚以後要分個人帳和家用帳,家用帳當然就是由花錢的那人記。
第二個步驟是將財務清楚分配,例如兩人的薪資要各拿多少出來當做家用,當然一定要夠日常開支,包括:房租(或是房貸)、生活費(三餐、油錢)、水電瓦斯電話費(包括有線電視、網路、手機等)、交通費(搭公車、捷運、騎摩托車、開車--除了油錢,還有各種稅款)、預存子女教育費、家庭旅遊等。
至於個人的治裝費、抽煙費、交際費等固定開銷,也要計算清楚。將財務分配清楚才能做理財的規畫。
第三個步驟是徹底執行儲蓄計畫,財富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你們不可能一夜致富,想要有錢的唯一方法就是存錢,先從小錢存起,把一些不必要消費的給減掉,強迫自己一定要做到「定時定額」存款,當小錢累積到一定數額時,就可以做其他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