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脫的真義 文/人間社記者張彬彬 |2015.05.10 語音朗讀 901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心保和尚 覺乘法師 妙旭法師 如慶法師 文/人間社記者張彬彬 福慧家園上周共修主題「解脫的真義」,由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主持,邀請妙法寺監寺覺乘法師、人間大學台北辦公室主任妙旭法師與潮州講堂監寺如慶法師,分享學佛因緣與生活體驗,教導大家以正確方式尋求解脫的智慧法寶。 什麼是解脫?心保和尚提到,每個人認知的角度雖不同,但解脫的重點,是心中沒有煩惱;解脫的觀念,根本在於心,若欲望多,煩惱也多。想要讓身自在,心要先解脫,做好心的管理,讓心時時處於正念中,才是解脫之道。 覺乘法師談到,解脫要先找到苦的來源,他以朋友女兒因母親偏心而自殺為例,說明自殺只是逃避、不是解脫,人生應要有正確的觀念。覺乘法師也以未出家前在工作中所受到的考驗為例,說明遇到煩惱時,學習「轉念」非常重要。 學佛二十多年的妙旭法師表示,學佛前以自己為中心,當有因緣聽經聞法後,才深深體會「苦」是由分別計較而來。一般人有煩惱,都會向「觀世音菩薩」傾訴,為何菩薩聽完那麼多煩惱,依然能如如不動呢?這便是菩薩所示現的慈悲、寬容與智慧,值得大家好好學習。 妙旭法師提到,「苦」是一種實相,人會有苦,來自欲望所招感,須透過正確方法才能滅苦。他以感冒為例,由於抵抗力不夠或作息不正常等因素所導致,因此要看醫生、多喝水、多休息才會好;而生活中遭遇煩惱,也要深觀因緣,了解如是因、如是果,才會產生力量面對困境。靠菩薩加持是他利,學佛後在法上用功是自利,法教我們要反觀自照,且不被欲望所縛,才能得心自在。 如慶法師分享工作經驗時談到,由於主管嚴厲,讓他更懂得領眾的道理,並播放「潮州講堂」建寺影片,說明當遇到困難時,閱讀星雲大師所著書籍,就是幫助他化壓力為助力的主要動力。 解脫分為身解脫與心解脫,如慶法師以看到「名牌包」為例,當口袋不夠深、無法滿足欲望時,就會起煩惱。因此「萬法唯心造」,心解脫比身解脫還重要,解脫是動態行為,自在是靜態境界,兩者一體兩面、密不可分。 如何才能解脫世間煩惱?覺乘法師說明,要從因下手、在生活中實踐「八正道」;妙旭法師以星雲大師智慧法語教導大家,要用平常心來生活、用慚愧心來待人、用無住心來接物、用菩提心來修道;如慶法師則引用《星雲法語》來叮嚀大家,要明因識果,提得起、放得下。 心保和尚除了教唱〈佛光山之歌〉、〈佛光四句偈〉與〈惜別歌〉,讓大家在佛道上增強信心,也期許與會大眾,人人都是未來佛,要能轉煩惱為菩提,讓自己的心有自在空間,方能達到真正的解脫。 前一篇文章 花開禪心 生命智覺 下一篇文章 共修看板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4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5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6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8如是說2025.05.0709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10【創作花園】揮出信心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修行在人間】放下自在【人間行者心】出家生命的意義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晨齋語錄】覺悟【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佛光會成立 人間佛教新紀元 作者其他文章羅李阿昭:子孫參與展現信仰傳承台北市.中山區 藝術城市人文風 酷街區新舊共融 普門寺慶佛誕 發願力行三好 【三好校園】臺北市敦化國小 用報紙教學 閱讀世界佛光人挽袖捐血 報佛恩普門寺同霑法益 學習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