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生活 青年吹起修行風寺院生活體驗 文/知軒 |2015.05.09 語音朗讀 108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1活動開始前,叢林學院師生緊鑼密鼓地討論流程、布置場地、實地演練,希望帶給學員最好的活動品質,讓大家都能「入寶山,滿載而歸」。 圖/女眾學部 2巡禮各大殿堂。圖/女眾學部 3在佛館虔心課誦修持。圖/女眾學部 文/知軒 圖/女眾學部 為接引青年走入佛門,學習以佛法智慧安頓身心,叢林學院日前舉辦「第十二期青年寺院生活體驗營」,共有來自兩岸三地及馬來西亞等國家區域、四十三所大專院校,百餘名青年參與。 佛光山宗委會主席心保和尚在開營典禮時勉勵學員:「體驗營是一種修行生活、心和禪的體驗,以佛法引導,培養禪定智慧,透過此活動來認識生命應走的路,讓人生過得踏實有力量。」 為期三天的課程,禮請佛光山副住持慧昭法師、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叢林學院院長妙凡法師、女眾學部主任滿醍法師、都監院頭單書記慧屏法師等擔任講師,講說「現代人如何抗壓」、「認識人間佛國」、「佛光山的故事」、「梵唄賞析」、「三學八正道」,此外還邀請了指導佛光青年歌詠隊的朱貞瑾老師教授「人間音緣」歌曲,也有小組座談、佛光山及佛陀紀念館巡禮、獻燈祈福、朝山禮佛、佛館繞塔、禪坐、抄經等修持體驗,為學員展示人間佛教的生活化、大眾化和現代化特色。 學員們表示,此行感受到身心沉澱的安詳,發現佛教並不是遙不可及,佛教原來也可以這麼親切、包容,更有學員發心成為「叢林之友」代表,發願將人間佛教的真善美散播各地,帶動更多青年學佛、行佛,一起創造「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人間淨土。 學員回響 善因善緣 歡喜受用 這是我第三次參加佛光山叢林學院舉辦的寺院體驗營,如同院長妙凡法師所說,因緣很重要,能來即是善因善緣。在這裡學習的,回到日常生活都能受用,我也願意跟朋友、同事分享。尤其仰望佛館的大佛,讓我在心底升起祥和寧靜,身心沉澱,進而傾聽到內在的聲音。(柯永富) 虔心禮拜 身心安祥 体驗寺院生活,讓我有熟悉而溫暖的感覺。佛光山的每一塊土地,皆訴說著開山的故事,皆是象徵福田。走入殿堂,以虔誠之心禮拜諸佛,感受身心安詳,開啟心靈之光。(童奕) 活在當下 即是修行 在佛館繞塔,感受寺院帶給人身心的受用;出坡拔草,觀想如同拔除自己的煩惱。我在這裡學習到活在當下,生活點滴都是修行。(王莉雅) 前一篇文章 老師的話 笑的人,最美 下一篇文章 印度 菩提伽耶慶佛誕 熱門新聞 01佛光菁英幹部培訓 精進信願行2025.07.2102【視覺美學】快門下的詩意 人間萬象無遠弗屆2025.07.2003【朗朗晴空】無住心者是佛心2025.07.2004【夏日輕旅】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2025.07.2005ESA新任務 從太空幫森林稱重量2025.07.2006醜卻重要物種 應打破保育偏見2025.07.2007【詩】星紅仙人球2025.07.2208【書市隨筆】《表裏京阪》日本雙城文化探索2025.07.2009【詩】戀戀古城2025.07.2310社論--撕裂的人心如何縫補2025.07.2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短期英文佛學班 9國學子學習人間佛教【叢林風光】 叢林獅子吼傳燈人間【叢林風光】 深研義理 以學養行【叢林風光】 人間佛教社會應用【叢林風光】叢林易地教學 悲智願行的實踐【叢林風光】易地教學 集體創作 眾中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