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歷南閩廈門 上

文/張鳳 |2015.05.07
1394觀看次
字級

文/張鳳

三十年中﹐來過廈門三次﹐頭一回是一九九八年﹐不僅像太源晙般《帶媽媽去旅行》﹐還算帶著媽媽去演講。母女倆並非背包客﹐能及時牽住媽媽的手周遊真是少有的夢想之旅。幸福地一路備受關懷﹐還被文友津津樂道寫上國內外的《人民文學》、《世界日報》等報刊﹐竟於網上成二十五孝。縱使母親當時還算康健﹐想來也為主辦的中國作協北美華文作家作品研討會的金堅範先生和舉牌接待的向前、周蕊諸位﹐造成些許挑戰﹐感激之情點滴在心頭。

尚未跌落在蒼涼親不待的兒女﹐頂好別鬆開親長之手遠遊。那些年幸虧能令母親歡喜相伴來去北京、天津、上海﹐蘇州與杭州以及其間父系的故鄉平湖﹐外祖故里泉州﹐孕育出朱熹理學的武夷﹐和碧血黃花的廣州,湄州、漳州、廈門、香港……長江黃河等全都遊到。

晚年媽媽得了阿茲罕默十三年失智﹐我再度如送老父親一樣﹐親侍淹滯在床的母親於寢褥床笫﹐先前多年日夜親自餵食處理便溺洗浴﹐絕少援手。我曾兩個月左右﹐掉磅二十﹐頓失健康親人﹐接連家難雙襲﹐瞬間急轉直下,拉起傻笑媽媽的手淚水簌簌往下掉﹐強顏嚥下﹐己身心情跌宕抑鬱不說﹐加上身體危機重重﹐四度被醫生送查不同部位癌症……僅得耳濡目染有年﹐教得不錯的三兒女返家輪代幾旬﹐促我外出遊觀旅行,同時與朝氣動人之青年讀者見面談話﹐方得彷彿充電﹐繼續能親力餵母刷牙洗臉洗澡洗頭﹐十多年如一日﹐而不須臾離﹐還含蓄深切能稍作無常詠嘆﹐所幸能代代相傳效仿圓成孝道﹐否則不堪設想。

十多年親侍﹐原本是人人應該天經地義的事﹐但若非經過不知難。這段以淚汗書寫的生命﹐礙無長時探勝。母親歡慶九十大壽後﹐睡眠中仙去﹐心慟輓歌低吟難接受﹐晨昏仍不知覺將車駛向母親病院……終在子女和弟弟的敦促下嘗試寄託遊蹤﹐沉痛追尋有母歲月。

再遠赴南閩﹐也因著華文文學的延拓﹐經多年波折符兆祥先生籌措成功﹐世界華文文學大會首次在廣州、廈門、高雄三地舉行。正逢我親恩夢斷情傷﹐祈淡釋思親愁。

雖然從新世紀初﹐就被世界華文文學學會邀請參加他們頗具規模由南而北﹐周而復始的廣州、上海、山東、吉林、南寧、武漢、福州源遠流長的歷屆華文大會﹐但二○一一年卻是與台灣合作的創舉﹐暨南大學執辦﹐早有默契的王列耀院長對來自亞歐澳非美洲的華文代表更熱情重視。個人先欣然應邀在中山大學國際講學廳和暨南文科樓會議室演講兩場。

後去陽光酒店文學大會報告廳演講。十一月二十三日起對華文見仁見智的展開研討﹐主基調揭示共享文學時空。會議閉幕,標出共同宣言,二十五日同宣樹錚劉俊教授師生和諸文友巡遊位於越秀區白雲山南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遠眺孫總理紀念碑,及重建在長洲炮台附近的黃埔軍校和赤坎大橋彎轉去廣州大學城等名勝。二○一四秋十一月十九日到二十三日又延伸海外華語創造心靈的廣州會師,台灣陳若曦、郭楓、藍博洲、巴代、方梓、向陽、符兆祥、賴連金、楊明、鄭明俐、許俊雅、黃錦樹、李瑞騰教授等代表參與僑辦首屆世華文學大會。

記得二○一一年三組飛廈門﹐我終於再歷南閩,計畫精詳文化考察的華僑大學夠場面排入住翔鷺星級大酒店讌會﹐一路領入陳嘉庚集美學村﹐和世界文化遺產,猶如科幻或八卦巧奪天工的客家土樓「四菜一湯」的南靖田螺坑土樓群﹔還披星戴月夜訪漳州薌城區天寶鎮五里沙村的林語堂故里﹐是座環形二層紀念館﹐拾級共上八十一階﹐紀念活了八十一歲﹐這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的名家。林語堂銅像和蕉林中其父母的墓園都因一汪夜色已深﹐看不清楚﹐只溫馨地參與漳州市所設的熱情晚宴﹔十一月二十七日感謝華僑大學老父病中的倪金華教授﹐和陳旋波院長及林祈沈玲等教授驚喜安排晨間接我作特選講座。

滿是心照的感動悠悠的回憶留於華僑大學廈門與泉州校區﹐隱隱波聲裡也遊了現存最早的海港大石橋洛陽橋、開元寺、及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夜間聆賞印象泉州的南音表演、提線木偶戲。緬懷與我父同鄉的浙江平湖才子李叔同弘一大師﹐一九二八年蒞一三○○多年之寶剎開元寺安單﹐宏揚律宗講經遍傳佛法﹐法緣殊勝,不可歇止。恰如其文藝才情般噴湧。

十一月二十八日轉赴廈門的東渡碼頭啟航,初次經歷渴望的小三通。碼頭前只顧協助照料趙淑俠、淑敏兩位前輩姐姐上船﹐無暇細看兜售﹐出境登艇﹐順波乘長風,穿破萬里浪﹐歡樂靈動的渡輪只半小時﹐馬達低迴即抵金門﹐充沛的兩岸人,歷史曲折成趣。

睽違二十五年﹐別有洞天的金門﹐高懸的標語現似輕鬆﹐車行至機場猝不及防一眼看到復興航空螺旋槳飛機﹐實在想轉身就走﹐蒙亞城作協會長﹐詹歷堅教授在幫我安頓行李和心理時幽默勸慰﹐這類飛機出事的話還能滑翔一會兒﹐捏把冷汗果不其然,二○一五年正月復興空難﹐機長秒殺中三大轉彎﹐避開台北大樓和高壓電滑翔跌入基隆河﹐雖犧牲四十三人慘重﹐與北市千萬可能的傷亡﹐相對之下仍堪稱英雄﹗

忐忑中向二度造訪的南閩揮揮衣袖,上高雄佛光山拜見星雲大師。在佛光山世華作協第八屆會員代表互擁道別聲中﹐經嘉南好友黃慧珍周家慶伉儷接我往中正大學台港穗演講。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