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默子
純樸務農的小鄉鎮,近年,大力行銷地方特色,配合相關單位,結合在地商業,將地方特產推上檯面,再搭配鎮上聞名遐邇的廟宇,使得遊客絡繹不絕,不只去廟裡祭拜祈福,也到地方特色館參觀採購,當然也會在各美食餐廳品嘗道地特產美食。
政府單位每年會舉辦一、兩次大型美食活動,名不見經傳的小鎮一下子火紅了起來,不只外地遊客賞光,連鄉民都熱愛家鄉,返鄉耕種營生者日漸增多,真是可喜可賀。
幾間美食餐廳小有競爭,業績平分秋色,唯獨兩家規模最大的餐館左右相鄰,菜色也不相上下,就看經營者的待客之道及營業手腕了。
中午、傍晚用餐時間,兩家生意都門庭若市,互不相讓。初次用餐,食客們都會打聽哪一家道地?當然兩家都好,因為都是正港的地方美食!也都賓主盡歡,因為確實美味,令人回味無窮;因此,來客經常兩家輪流用餐。
但時日一久後,便分出高下。十年前開業的老店業績稍遜一籌,而經營才五年的另一店則坐無虛席,不管任何時候只要沒訂位就得等候,遇到年節更是接單爆滿。
老店只好另外開發外燴外送的訂單,新店的老闆及老闆娘可都是從老店跳槽出來,另立門戶,只是新店構思創新,交際手腕更勝一籌,這是鄉民津津樂道的話題。
歲末年終是餐廳旺季,遠近各大公司行號早就跟新店預訂尾牙宴春酒宴,然而,新店卻無預警地看到大門深鎖,門上一張紅字條公告「廉價讓售」;大家都錯愕,門庭若市的餐廳到底發生了什麼大事?
從員工口中才知,原來好賭成性的老闆早就債台高築,欠了高利貸,老闆娘已辦理好脫產,現在夫妻倆雙雙不見蹤影,其他家人也不知去向,只留下一堆爛攤子,不知要給誰處理。
鄉民的評論是,如果當年夫妻倆不羨慕不貪婪地另外創業,好好在老店幫忙或接受原老闆的建議合夥經營,或許不致落得如此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