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長文
尹先生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他認真工作,成就了事業,但這並不是尹先生最大的成功,他最大的成功,是不被這一份世俗的成就所綁架。
因為尹先生學的是歷史,從歷史中真正學到人生真諦:汲汲於個人的功成名就、財富累積,就算做到王侯將相、世界首富,也超越不了個人命運中註定的悲劇性宿命,只有把小我的成功,化成對大我的愛與使命感,不被小我的成功綁架,才能超越這種個人的悲劇性宿命。
因此,尹先生從很久以前,就以他那充滿熱情的使命感與濃厚的人文氣息,投身公益事業,數十年前即已致力行善和推動教育。記得我三十年前在紅十字會推動「讓愛穿透障礙」時即有尹先生之支持,親眼見證他不求回報的出錢出力,推動工程、生技、文學、法治教育等公益活動。
尹先生還公開承諾捐出百分之九十五的財產為教育、生技等公益活動,直到永遠,只留下百分之五十五給家人。他說他愛家人和孩子,而愛孩子最好的方式,要讓孩子曉得他們已經很幸福,規規矩矩做人、靠自己的努力立足社會。因為,歷史告訴我們,過多的、不勞而獲的財物反而弱化孩子的心靈與成長的動力。
我想引用一句紀伯倫的話來表達對尹先生的敬佩:「當你給的只是錢,那不算什麼,當你給的是自己的時候,那才是真正的給予。」尹先生捐助的不只是金錢,而是期許時代更和諧更進步的情懷。為善者成,心中持著一份服務人類的善念初衷,才是有意義人生最大的動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