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南鯤鯓代天府有座近二百年古井,水質終年清澈,早年是當地唯一淡水井,養活五百多戶人家,被譽為「救命井」。最近缺水陰影籠罩,廟方表示,必要時將開放供居民汲取,以減少鄉親缺水的不便。
這座古井位於南鯤鯓代天府凌霄寶殿前方,四周還有圓頂狀水泥護牆保護,入口處平日深鎖,重重戒護下,無非就是確保水井不受破壞、汙染。
這口水井名為「龍泉井」,背後有段典故。南鯤鯓總幹事侯賢遜表示,南鯤鯓舊廟在王爺港南鯤鯓嶼,清嘉慶二十二年(西元一八一七年)遷廟於現址,建廟之際正為缺水所苦,沒想到水井現址地下突然湧出泉水,水質甘甜清涼,且水深不到五公尺,也是附近唯一淡水井。居民堅信,這是祭拜的五府千歲顯聖,因而命名為「龍泉井」。
侯賢遜指出,南鯤鯓代天府所在的蚵寮聚落,共有四個里,約有五百多戶人家,早年當地濱海,地下水幾乎都是鹹水,在自來水管線尚未普及時,龍泉井的井水可說提供多數居民用水,還有人以「救命井」稱呼,沿海地區後自來水日益普及,這口井重要性降低,也逐漸被淡忘。
「必要時,會提供附近居民緊急使用。」侯賢遜表示,當前水荒日益嚴重,一旦進入分區供水,廟方打算開放供居民汲取。不過他也提醒,雖然龍泉井井水清澈,水質甘純,但基於飲水安全,杜絕大腸桿菌滋生,不鼓勵用戶生飲,務必煮沸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