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遇大旱 必要時將開放

 |2015.04.29
984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南訊】南鯤鯓代天府有座近二百年古井,水質終年清澈,早年是當地唯一淡水井,養活五百多戶人家,被譽為「救命井」。最近缺水陰影籠罩,廟方表示,必要時將開放供居民汲取,以減少鄉親缺水的不便。

這座古井位於南鯤鯓代天府凌霄寶殿前方,四周還有圓頂狀水泥護牆保護,入口處平日深鎖,重重戒護下,無非就是確保水井不受破壞、汙染。

這口水井名為「龍泉井」,背後有段典故。南鯤鯓總幹事侯賢遜表示,南鯤鯓舊廟在王爺港南鯤鯓嶼,清嘉慶二十二年(西元一八一七年)遷廟於現址,建廟之際正為缺水所苦,沒想到水井現址地下突然湧出泉水,水質甘甜清涼,且水深不到五公尺,也是附近唯一淡水井。居民堅信,這是祭拜的五府千歲顯聖,因而命名為「龍泉井」。

侯賢遜指出,南鯤鯓代天府所在的蚵寮聚落,共有四個里,約有五百多戶人家,早年當地濱海,地下水幾乎都是鹹水,在自來水管線尚未普及時,龍泉井的井水可說提供多數居民用水,還有人以「救命井」稱呼,沿海地區後自來水日益普及,這口井重要性降低,也逐漸被淡忘。

「必要時,會提供附近居民緊急使用。」侯賢遜表示,當前水荒日益嚴重,一旦進入分區供水,廟方打算開放供居民汲取。不過他也提醒,雖然龍泉井井水清澈,水質甘純,但基於飲水安全,杜絕大腸桿菌滋生,不鼓勵用戶生飲,務必煮沸才安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