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保留舊東西的意義

執筆人:洪蘭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2015.04.28
1086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洪蘭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最近有好幾個本來要保留的古蹟被人連夜拆除了。有人覺得很可惜,也有人認為舊的跟新的格格不入,尤其現在土地值錢,有些甚至是屋主的子孫雇怪手去拆除的。有一個學生問:「保留舊東西的意義在哪裡?」一個東西只有對它的主人有意義,甲的珍藏是乙的垃圾,如果主人走了,意義就消失了,留它做什麼呢?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對有些人來說,那個記憶是無價之寶,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一次,一位朋友來辦公室問我知不知道現在還有誰會補碗?當他說出「補碗」這個名詞時,旁邊的助理嘴巴都張大,透出無聲的「咦」?原來她們出生時,台灣已富裕,大部分人打破了碗,掃起來丟垃圾桶,眉頭都不皺一下,難怪她們不知道什麼叫「補碗」。

我小時候有這個行業,師傅用一個像胡琴一樣的東西,在兩個破片上鑽洞,打上像蜈蚣一樣的補丁,塗上膠就可以用,不漏水了。

我朋友外婆的媽媽(太婆)從泉州來到台灣時,帶來了一個大碗。據他說,碗大到過年時,盛一隻全雞在裡頭,雞頭都不會外露。今年過年時,他去替他外婆清房子,不小心把這個碗打破了,他外婆並沒有罵他,卻捨不得丟掉碎片。他便問母親:「這個碗又粗又俗氣,為什麼這麼寶貝?」

原來他外婆早年喪母,繼母虐待她時,就叫他頂著碗罰跪,她一跪幾個小時不敢動,生怕碗掉下來打破。外婆出嫁時,繼母只給了她這個陪嫁,因為是外婆生母用過的東西,繼母不要。外婆把它供在佛案上,一方面懷念母親,一方面也提醒自己,現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人要惜福,才會幸福。我朋友聽了懊惱得不得了,到處打聽,有沒有辦法把碗補起來。

他走後,學生問:「如果什麼都不丟掉,什麼都補起來,社會經濟怎麼發達?貨幣怎麼流通?經濟就是把錢從你的口袋搬到我的口袋,沒有貿易,大家都沒有飯吃。」他們七嘴八舌地討論,大多數贊成丟掉,都對老人家留了很多過時的東西,占了生活的空間很反感。

其實人的回憶就是他的一生,很多東西不能只看表面價值,我曾經在清房子時,不經意丟掉一個舊娃娃,我母親知道後,很不捨,因為那是我姐姐小時候玩的,而我姐姐已經過世了。它代表的是抗戰時期,母親帶著姐姐逃難到閩西山區躲日本人的那段歲月。母親受到祖母的虐待,幾次不想活,看到姐姐才又燃起生存的意志,而姐姐因是女生,不被祖母接受,不給任何玩具,只有這個當時從福州省城帶來的洋娃娃可玩,聽到我母親說這段歷史,我也很懊惱,我若知道,我就不會把它丟棄了。

消失的行業或許沒有經濟的價值,但是懷舊、慎終追遠表現出來的是一個不忘本的精神,一個不愛惜自己歷史的民族是沒有未來的。哲學家常感嘆,人老得太快,卻成熟得太慢,當我們懂得珍惜時,已經來不及了,奈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