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兵制已是世界民主先進國家(如美國、英國、法國及日本)的趨勢,台灣是否要恢復「徵兵制」或繼續推動「募兵制」,應從國家整體戰略與兩岸關係發展的角度考量,不能再只從兵力數量的眼光評估。
二十一世紀的現代社會,國家之間會發生傳統大規模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大幅降低,以兵力數量衡量國家的軍事能力,已不合時宜。
目前全球各國軍事發展的趨勢,大多係藉由軍隊「質」的提升平衡「量」的維持。例如英國、法國與德國的兵力總員額,皆未超過十八萬人,較台灣的兵力少許多。
國防部除綜合考量「打的需求」、「可招募人力」及「可獲得財力」等因素,籌建我國最具作戰效益的兵力結構及規模,持續組建「小而精、小而巧、小而強」的國防勁旅之外;必須更務實規畫,積極推動「兩岸軍事互信機制」。
為達到「預防戰爭」的國防戰略目標,台灣除採取「防衛固守、有效嚇阻」軍事戰略外,亦必須隨兩岸情勢發展,逐漸採取階段性的政治手段,處理與中國大陸的敏感軍事問題。
換言之,台灣實施募兵制的兵力數量多寡,並不是核心問題所在!
姚中原(台北市/前國防部戰略規畫司副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