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聶拉木縣 房屋7成震垮

 |2015.04.26
1242觀看次
字級
尼泊爾二十五日發生規模七點八強震,緊鄰的西藏也感受到地震威力,日喀則市一棟房屋倒塌,一旁的汽車險些被瓦礫吞噬。 圖/路透
大陸救難人員昨在日喀則市背著行動不便的老婦,並帶領其他民眾疏散至安全之處。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尼泊爾昨天發生七點八強震,美國地質調查局指出,這次的地震發生在尼泊爾的Lamjung區,震源深度約十一公里。包括新德里在內的北印度地區,以及巴基斯坦、孟加拉、中國西藏都能感受到這次的強震。其中印度東部和北部多個地區震感強烈,造成至少六人死亡八十多人受傷。

印度東北部比哈爾邦官員表示,當地至少三人在地震中死亡。印度CNN-IBN電視台報導,東部西孟加拉邦至少三人死亡,四十名學生因教室倒塌受傷,該邦古城西里古里另有四十人受傷。孟加拉電視台報導,受尼泊爾強震影響,孟加拉傳出二死、百傷災情。

印度總理莫迪震後在推特發文,表示政府正在蒐集受災地區消息,稍晚會召開內閣緊急會議部署救災事宜。印度媒體報導,莫迪已與尼泊爾總統和總理通電話,準備派遣救援隊前往尼泊爾救災。

而據西藏聶拉木縣委書記王平表示,受尼泊爾地震影響,聶拉木縣城七成左右的房屋出現裂縫或倒塌,一名八十三歲的女性因房屋倒塌遇難。王平說,由於處於春耕備耕時期,地震發生時大部分百姓在田間勞作,因此並未接到更多人員傷亡報告。縣城已啟動緊急應急預案,各部門負責人均已分別進村入戶開展災情統計、救援工作。

日喀則5.9地震 非餘震

地震發生時,拉薩也有明顯震感。此外,318國道通往樟木口岸的道路中斷,武警交通部門已組織人力車輛緊急趕赴受災路段開展搶通工作。樟木口岸距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一百二十八公里,是中國和尼泊爾之間的主要通道。

另中國地震台網測定,西藏日喀則地區定日縣昨天下午五時十七分發生芮氏規模五點九地震,震源深度二十公里;中國中央電視台訪問專家指出,西藏昨天傍晚的地震並非尼泊爾強震的餘震。西藏地震發生在北緯二十八點四度、東經八十七點三度。

而受到尼泊爾昨天發生強震影響,位於中國大陸和尼泊爾邊境上的聖母峰發生雪崩,登山隊伍已安全撤離。

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大陸稱為珠穆朗瑪峰)海拔七千零二十八公尺的北坡北坳營地,有十幾人的運送物資隊伍遭遇雪崩,目前已撤回六千五百公尺營地。不過仍有登山客的基地營部分遭掩埋,至少有十八人罹難。官員說:「死亡人數會再增加,可能包括外國人及雪巴人。」

尼泊爾位處喜馬拉雅山脈南麓,每年都吸引大批外國遊客到訪,有住在當地的瑞典人地震時正在車上,差點遇上交通意外。美聯社報導,瑞典女士阿迪卡莉在距加德滿德東北四十五公里的Melamchi城鎮,地震時正坐在巴士上,「一塊巨大石頭墜落,距離只有巴士二十公尺,我周圍的房子都倒塌了,可能有很多人死亡。」

1934年強震 1.6萬人死

因為承載著印度次大陸的板塊向北擠壓歐亞大陸板塊,南亞在歷史上發生過多次的毀滅性地震。尼泊爾上一次如此嚴重的震災,是發生在一九三四年芮氏規模達八點三的強震,雖然同樣造成相當巨大的損失,但此次不同的是,從一九三四年至二○一五年的今天,尼泊爾在人口急遽成長的情況下,城市也快速發展,而未經縝密都市規畫的建築持續擴張,光是加德滿都谷地就有多達兩百五十萬人居住,使得二○一五的這次強震,災損不可同日而語。

一九三四年的強震,罹難者達一萬六千人。

尼泊爾首都有過度擁擠的人口,卻只有三條主要的聯外道路以及一個機場跑道,可能使得這個多震的國家碰上大麻煩。此外,大量的高聳建築卻沒有相應的高抗震建材,會讓地震的死亡率高過那些亞洲或美洲的多震城市。

近30年死亡人數最慘重的各國地震

死亡人數 規模 地點 時間

25萬~30萬 7.0 海地 2010/1/12

24萬2千 7.8 中國大陸唐山 1976/7/28

22萬 9.1 印尼蘇門答臘 2004/12/26

8萬7千 8.0 中國大陸四川 2008/5/12

7萬5千 7.6 巴基斯坦 2005/10/8

資料來源/法新社、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