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記遊 文與圖/林明理 |2015.04.20 語音朗讀 177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森林火車緩緩駛入驕陽下 圖/林明理 姐妹潭不斷漾起水紋 圖/林明理 阿里山夕照 圖/林明理 文與圖/林明理 為了到阿里山看神木群,我便加入越野隊友十一人行列;如果不是這個冬天,我恰好無伴可交談──而森林用迴繞而逐漸擴大的聲音呼喚著我,終於得獲一行。 但要去還真不是那麼容易。高速公路北上車正巧擁擠,即使沿線休息站幾乎不經過,山路蜿蜒也很困難;所幸,下午四點半仍抵達海拔兩千公尺的青年活動中心,偶爾,車上響起的爵士樂,倒與我愉悅的心情非常吻合。 在靜謐的傍晚,我倚在木欄杆旁啜著熱茶,看著那可能是被我迷住的夕陽緩步而下,看眾鳥飛向藏匿的林場,而巒峰散布著倒映的彩霞。原來,山上的景色是纖巧的,也是壯觀的。不管來過多次或突來的騷人墨客,都無法言喻其中樂趣的。 而我動也不動的像企鵝或一葉扁舟,逐漸地,把那一頂挨一頂參天的古木,特別是充盈四周的聲籟、綿延而廢棄的鐵道、一畦畦綠化復育的坡地……收入我眼底,直到飽覽雲氣雄奇的縱谷和隊友喚起用膳之聲為止,我才回我的寢室。不多時,天地一片漆黑,偶有不知名的昆蟲在窗外低吟……最後,我在自然的夜風中,沉沉睡去。 翌日,我比太陽起得更早。我的想像不會讓如此美好的早晨浪費在猶豫不決。於是,按著自己的意願,立即跟著隊走古道下山出發了。由於擔心看不到第一道曙光會使我再度遺憾,我加緊了步伐。最後,大自然在我面前展開一幅永遠清新的蓬勃的圖景。 當我們繞過無數個拐角、小徑,險阻的木橋,涓涓細流……石壁上的苔蘚深深淺淺地裸露著,使人覺得其中隱藏了未經探險之奇。啊,置身於金色的森林中,一棵棵昂然聳立的紅檜木,都形象不一且各具雄姿呢。 再沒有比從巨木的細縫間上看去更迷人、更動人的;因為,冬陽永遠是最燦爛、最輝煌的。在這裡,人為破壞的痕跡已逐漸減少出現了。雖然枯葉落滿一地,但很快地,會被真菌、蕨類等各種林下植物及林木群所吸收,這也為森林提供了絕佳的有機養分,這生態輪迴,是何等聰明。而巨木的宏偉,終年雲霧繚繞,仍像千年以前一樣守護著台灣,使我欣悅。 我們一個接一個,邁著平靜的步伐,腳下花草的紛繁更使我目不暇給。終於來到了慈雲寺。據悉,西元一九一九年,在阿里山初期開發之際,日人有感於此地如印度「靈鷲山」,遂而建造了「阿里山寺」,直至民國三十四年再改成「慈雲寺」名。寺前兩棵高大的銀杏樹下,也披滿了白芋花,使我更能夠專心陶醉於這些充溢我心靈的靜肅的感情! 我從來熱愛這裡的冬天,只為落葉歸根,一直都是森林的生命周期裡極其短暫的美。隊友們親切地聚集於寺前一隅,當一對退休的老夫婦遞上可口的「帝王柑」和熱呼呼的山粉圓時,那一刻,烘暖了我的胃。看,有多少帶團的旅人路過於此,也跟著在這兒休憩和參觀臨近的森林博物館了呢。 據悉,日出、雲海、晚霞、神木與鐵道並列為「阿里山五奇」。山中,造就了多種動物的棲息,也有酒紅朱雀意外的出現,以牠們美麗的羽毛、大方的嬌姿,令山友驚喜不已。當然,還有台灣獼猴、赤腹松鼠、山羌和山豬等動物出沒。 此外,由於偶然的機緣,這是我初次看到森林小火車!當它緩緩駛入驕陽下,旅人們不約而同拿起了相機,或者說,那一瞬,大家都能夠沉靜下來思索,它為何有一種十分耀眼且極致的美!而那身影包含了多少滄桑! 阿里山森林鐵路為台灣僅有的兩條仍處於營運狀態的高山森林鐵路之一(另一條是太平山森林鐵路)。它完工於一九一四年,迄今整整百年之史,興建的主要用途是輸送阿里山林場產出的木材。一九六三年林場砍伐業務結束後,客運與觀光繼而成為鐵路的主要服務。這次與「它」邂逅,終於感受到意想不到的歡愉。 我們繼續直走。雖然人流擁擠,距離櫻花盛放還太早,在抽象的遐想的魅力之外,這「姐妹潭」也成為阿里山森林最盛名、最相稱的景點之一。又或許,看著那平常僅反映的天與樹、不斷漾起的水紋……還有那古老傳說,是可以勾起旅人再添一些可愛的想像的,這也使得我更融洽地流連在這波光粼粼的潭面了。 然而,在我認識的台灣森林中,或許阿里山最不顯老,或許永遠也不會失去盎然的生機,並且能持久地保持旅人對它的嚮往的。由於歷史的使然,以及環境的變遷都曾在它身上掠過,但它本身卻是沒有改變的。在我心中,它是永遠不變的詩人。我可以站在任何一處像今天一樣鳥瞰而下,從水面啣起一片落葉,就好樣多年以前,我在樹梢發現一隻連筆都無法描繪的鳥兒的身影時,我偷偷地躲在樹身後微笑了。 有什麼東西比親近森林更加愜意呢?在東台灣的漫漫夜裡,我躲進我的書房,希望冷風把落葉吹進我踏過的足跡印裡,在那裡駐足。我總是驚奇於它稀有的美,但卻不曾為它做一絲的妝扮。如今,我明白,是因何始。當日出之際,除了它,我不能比在任何森林更接近繆斯的天堂。 前一篇文章 目一個睨 下一篇文章 小 品人間 到村子裡站哨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6【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07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8【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9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10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歲時.節氣】 立 夏 夏木陰陰正可人【世界行旅】 紋別市的流冰紀行【十步芳草】茴香記 紅豔的故事【分享時刻】報頭下的幸福咒語【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 作者其他文章【詩】七月的思念【詩】春語驟雨過後詩 嵩山之夢美濃紀行墾丁遊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