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詩話】自在飛花輕似夢秦觀

吳東權 |2015.04.09
2175觀看次
字級

文╱吳東權

被後人虛構是蘇東坡妹婿的秦觀(一○四九-一一○○年),字少游,揚州人,是蘇東坡四大門人之一,和東坡走得很近,因此後人就虛擬他和蘇小妹的一些韻事。其實,他的妻子是高郵徐姓富商之女,名為徐文英,在秦觀的自述文章中,說得很清楚,根本和蘇小妹扯不上關係,馮夢龍編故事、寫小說,在《醒世恆言.蘇小妹三難新郎》中,說得煞有介事,好像真的一樣。

秦觀是一位多產作家,著有文章兩百五十多篇、詩四百三十多首、詞三百多闋,但多已散佚,迄今《全宋詞》中錄有一百五十闋。後人認為他是南唐詞脈的承繼者,有人說他的詞只是因襲,構辭和境界,並未能超脫當時作者的範疇,所以評價並不太高,唯有《四庫提要》說:「觀詞情韻兼勝,在蘇黃之上。」說其詞勝過蘇東坡和黃庭堅,這就未免誇張了些。

在秦觀的詞中,隱約可見李煜和柳永的影子,尤其是柳永的詞,雖然兩人相差五十九歲,但柳詞對他的影響很大。柳永在家排行第七,叫柳七;秦觀也排行第七,叫秦七;兩人都喜歡鶯鶯燕燕、卿卿我我;而且生活都非常不得志,柳永客死異鄉,秦觀受黨錮之累,也是客死廣西藤州。

但秦觀卻是不承認因襲柳詞,南宋曾慥《高齋詩話》載:「少游自會稽入都見東坡。東坡曰;『不意別後卻學柳七作詞。』少游曰;『某雖無學,亦不如是。』東坡曰:『銷魂當此際,非柳七語乎?』」秦觀被東坡斥得滿臉通紅,可見他是看不起柳永,卻又因襲了他的詞風。

蘇東坡指出秦觀的那首詞的原文是:「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這幾句詞意,的確太像是柳永的手筆。

同時,他對南唐後主李煜的詞也應該相當傾慕,先看秦觀的一首〈河傳〉:「常記那回,小曲闌干西畔,鬢雲鬆,羅襪剗。丁香笑吐嬌無限,語軟聲低,道我何曾慣?」再來看李煜的〈菩薩蠻〉:「花明月黯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鏤鞋,畫堂南畔見,一晌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這前後兩首詞的情調、氣氛和語氣,是不是很貌似?

不過,秦觀的詞中確有一些天成佳句,神來之筆,令人激賞,例如:

宿靄迷空,膩雲籠日;破暖輕風,弄睛微雨;花下重門,柳邊深巷;斜日半山,暝煙兩岸;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霧失樓台,月迷津渡;冰解芳塘,雪消遙嶂;淡柳橋邊,疏梅溪上;山抹微雲,天連衰草……這些狀景的佳句,雋永可觀,對仗工整,讀來令人一開眼界。此外尚有:

枕上忽收疑是夢,燈前重看不成眠;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照水有情聊整鬢,倚闌無緒更兜鞋;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妾願身為堂上燕,朝朝暮暮長相見;人去空流水,花飛半掩門……

秦觀似乎格外愛水,他的詞中有一半以上均帶有水字,而且都用得很自然流暢,我們試舉幾句來看看:

歡娛漸隨流水;流水繞孤村;柔情似水,佳期如夢;流水落花無問處;水翦雙眸點絳脣;淡煙流水畫屏幽;遙夜沉沉如水;爭奈無情江水;一重煙水一重雲;十里紅樓依綠水;水色山光相與綠;千門明月天如水;遠水長空連一色……在他的筆下,幾乎離不開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