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業缺工嚴重,高職汽車科跟著水漲船高,畢業生學好技能,月入四、五萬不是問題。圖/張錦弘
【本報台北訊】國內汽車業自金融海嘯谷底翻身後,近年來蓬勃發展,缺工上萬人,高職汽車修護科因此鹹魚翻生、水漲船高,有學生一畢業,連同加班費月入五萬多元;除了傳統建教班,還有高職汽車科設置就業導向專班,和國軍汽機車處及車廠合作,保證學生至少八成就業率,起薪三萬多元。
主計處統計,金融海嘯襲台後的二、三年,國內汽車登記數都停留在約六百七十多萬輛,近五年榮景再現,到二月已躍增為七百九十萬輛,主因包括油電混合車需求增加,及三一一地震後,部分日系車廠生產線移到台灣;房價居高不下,也讓不少中產階級選擇租屋,但購車代步。
高雄市中山工商校長陳國清指出,台灣汽車業以組裝、代工為主,技術門檻比較低,高職畢業後再訓練一個月就可上線;且汽車業基於安全零失誤,品管嚴格,但績效獎金也很捨得發,高職畢業月入四、五萬、年終獎金十幾萬元比比皆是。
「汽車科學生沒有失業的權利!」桃園縣啟英高中汽車科主任吳金華說,汽車業估計缺工上萬人,啟英汽車科目前日夜間部共十八班、近九百名學生,七成多畢業即就業,不盲目升學;有人去年六月畢業,在等當兵的半年期間到修車廠打工,日夜加班,月入五萬多元,入伍時已賺了三十萬元,不用伸手向父母要錢。
北市協和工商汽車科進修部老師王錦發說,他有名學生當年到BMW當建教生,退伍後繼續待,幾年後創業,專修BMW車,如今生意接不完,還要上網預約、掛號排休,且店面打理得很光鮮、高級,「一點也不像黑手」。
建教生保障法 空有美意
另外,立法院兩年前三讀通過建教生權益保障法,規定建教生不能上夜班、且減少工時,雖較能保障學生勞動權,卻也導致不少車廠停止建教合作或減少名額,改聘派遣工、移工,想進汽車科建教班的學生,反而失去許多提前磨練、賺錢的機會。
高雄市中山工商校長陳國清指出,建教生權益保障法前年公布實施,規定建教生每天上班不得超過八小時,且不得於晚上八時到隔天清晨六時上班,空有美意,卻與職場需求有落差,導致許多業者放棄建教班。
陳國清舉例,日本豐田汽車和中山工商建教合作了二十幾年,但自從新法上路後,建教生減工時、不能上夜班,和一般勞工領一樣的薪水。他說,基於成本增加,業者寧可改用派遣工或移工,豐田近兩年已取消和中山等六所高職的建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