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汝娟、羅智華專題報導】不讓一般綜合大學專美於前,原屬師範體系的屏東、台南大學、嘉義、台中教育大學、台北市立大學、花蓮東華大學、台東大學也攜手共組「台灣教育大學系統」,由前教育部長吳清基擔任總校長。台教大系統無教育部經費挹注,是由各校每年撥一百萬元運作,積極推動兩岸交流、學術論壇、師資培訓等合作內容。
考量過去學生為了轉學考,常在各校間奔波趕考,還得繳交多次報名費,台教大系統今年首度舉辦學士班轉學考聯合招生,由北市大、中教大、嘉大三校的數學、資訊系先開跑,考生只要繳交一次報名費,就能三校填志願,若成效良好,未來將擴大到系統內七所大學。
而不只大學有策略聯盟,北市成淵高中也推動「捷運六校結盟」,校長趙雅鈴有感台灣學生較缺乏「論述」能力,所以結合捷運沿線學校組成聯盟,包括明倫、百齡、陽明高中、士林高商、南港,以及後來加入的永平高中等七校,於去年首次辦理「第一屆高中捷運盃跨校學生專題發表會」。
「新加坡、日本十分重視中學生專題發表,且部分大學也會參採學生專題表現,其實台灣學生的專題製作能力並不差,只是缺乏『膽識』,不善於與人表達。」趙雅鈴指出,透過跨校專題發表會,各校推派學生針對涵蓋行銷、數學、程式設計、創意產業、地球與環境、歷史、創意機器人等多元領域進行學術發表,也能讓師生從各校不同的風格、文化看到多元特色,從中加強自我不足之處。
也有外界好奇大學結盟是否有助於招生?台大教授王立昇認為,是否發揮招生效益,還是得看大學實際合作成效。他建議高中職生選填志願時,不妨上網查詢目前有哪些大學攜手結盟,可跨校選修那些課程,或思考這樣的結盟對自己未來求學生涯是否有助益,藉此做為選填大學志願參考。
不過趙雅鈴認為,比起大學校際間的合作,有時學生反而較重視大學是否有與企業結盟,希望就學期間可與企業接軌,加深對產業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