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台中市一名十一歲男童上課常精神不濟,有時突然手腳癱軟,到向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求診,發現是腦中缺多巴胺導致猝睡症,經服藥、定期追蹤,不再猝倒,成績也大幅進步。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神經科主任周宜卿說,猝倒症是猝睡症的一種,占猝倒症七成,發生率約萬分之二到十六,好發於十到二十歲青少年,每天發作次數甚至達數十次,男女約八比五。
周宜卿指出,猝倒症和猝睡症最大不同是,猝倒症患者在猝倒前,神智清醒,會意識到自己快到猝倒,會有扶牆、扶手的動作,患者走路時,擔心下一秒會猝倒街頭造成危險,心理壓力大。
男童家長表示,男童作息正常,沒有熬夜,但白天常精神不濟、成績退步,更令人困擾的是,他走路走到一半,會手腳突然癱軟倒地,但意識清楚,剛開始還以為孩子搞怪,但後來發現有問題,四處求醫,沒有改善。
周宜卿說,男童就診時,在醫院長廊上猝倒,經檢查後發現,是男童醒,睡眠品質差,導致白天精神不濟,課業大受影響,甚至出現幻聽;缺乏多巴胺也會導致全身肌肉失去張力猝倒,所幸男童經服藥調整睡眠的步驟,獲得改善。
周宜卿建議家長,如果孩子白天嗜睡、半夜常被鬼壓床、出現幻聽,甚至出現猝倒等症狀,應立即接受睡眠與其他檢查,早期發現接受治療,才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