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高雄煉油廠將如期在今年底前關廠,中油表示,五輕還在「青壯期」,傾向以合資或技術協助等方式整廠輸出,目前已有緬甸、印尼、中東等業者來台勘查。
高雄氣爆後,前行政院長江宜樺與高市長陳菊會面,確定高雄煉油廠如期關廠,其中五輕的操作期只有二十一年,仍屬「青壯有為」工廠,吸引緬甸、印尼、中東、南美等業者來台勘查設備現況;其中以印尼來的人最多。
中油發言人張瑞宗表示,可以採取的選項,包括直接賣斷設備、整廠輸出後提供技術援助、建廠顧問或設立合資公司共同經營,未來都會在招標內容中納入考慮。
他說,中油已有四、五十年石化油品的經營經驗及技術知識,買賣雙方如能設立合資公司,中油可協助買方建廠及運作順利上路,對雙方而言是雙贏策略。
此外,高雄氣爆後,台灣石化業面臨考驗,經濟部雖拋出設立石化專區議題,但涉及層面非常複雜;加上今年三月高雄市政府又祭出「高雄市既有工業管線自治條例」草案,張瑞宗說,未來恐影響石化中下游業者的投資發展,中油原定投資石化油品儲運中心上千億元,,五月將交給中油第一塊土地,不過,後續要看石化業者的需求,若需求降低,投資規模自然會降低,目前還未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