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小湖一隅新造了一座小木橋,這樣一整個小湖的湖畔步道就連結成為一個環狀,總算隨時可以繞湖散步了。圖/白石莊主人
文與圖/白石莊主人
我們在小湖一隅新造了一座小木橋,這樣一整個小湖的湖畔步道就連結成為一個環狀,總算隨時可以繞湖散步了。
小湖雖小,有了這小木橋立時增加幾許風情,客人到訪無不讚美不已,即使天天住在湖畔的我們自家人,也覺得這小橋可還真美。
美在哪裡呢?自己給自己出了考題,自己給的答案就是──樹木配樹木。
用樹木劈成切成的材料造橋,再將這橋安置於四周都是樹木的畫面中,就集合了一切美的元素,倘若這是鋼鐵橋、水泥橋;或者這小木橋的周邊只有水泥、鋼鐵之物,恐怕就美不起來了。
大自然之美難以用人工複製,風景區常見仿竹材、仿木材建造之水泥橋梁或欄杆,餐廳飯店則常見仿製之花草樹木,試圖「以假亂真」,卻往往給人一種俗愴不堪反增其醜的反胃之感。
其實以花草樹木為藍本的仿造品售價也不低,人們何以還愛用?這是我百思不解之處,莫非這也是一種「人定勝天」的心態之反映?
人可勝天嗎?光是簡單一個植物之模仿版已是高下立判,還是別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吧!這是我站在我們這座小木橋上的小小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