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工程 地震波的三稜鏡~傅氏幅譜 文與圖/陳慧慈 |2015.04.01 語音朗讀 258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一:地震波加速度歷時圖 圖/陳慧慈 圖七:此為圖一的傅氏譜 圖/陳慧慈 圖二:頻率1Hz(虛線)和2Hz (實線)且振幅為1的正弦波 圖/陳慧慈 圖四:圖一和圖二波形的疊加結果 圖/陳慧慈 圖五:頻率為0.5Hz的正弦波形與圖三的波形的疊加結果 圖/陳慧慈 圖六:頻率為4Hz的餘弦波形與圖四的波形的疊加結果 圖/陳慧慈 圖三:頻率1Hz(實線)和2Hz (虛線)且振幅為1的餘弦波 圖/陳慧慈 文與圖/陳慧慈 小朋友,還記得第一次看到彩虹時的心情嗎?想必你一定很興奮,也很驚訝:「為什麼有那麼多顏色在天空呢?」原來,彩虹的產生是因為太陽光(白色光,具有波的性質)經過空氣中的水滴折射和反射,產生了代表不同波長的光(稱為色散),而形成了光譜。你知道嗎?西元一六六六年,牛頓就最先觀察到,讓白光透過三稜鏡折射,會產生像彩虹般的色散現象了! 好奇的你一定會問:「地震波也是一種波,是否有類似三稜鏡的東西,可以讓我們看到它的『波譜』?」現在先讓我們來變個數學魔術。 地震波通過某一地點所造成的振動歷時紀錄(位移或速度或加速度,圖一),是相當不規則的。之前曾提到的正弦(Sine)函數和餘弦(Cosine)函數,我們可以將它們的圖形視為波的歷時圖(圖二和圖三分別是頻率為1 和2 且振幅為1的正弦和餘弦波)。現在我們將這些波疊加起來,就會變成圖四的歷時圖。如果再疊加頻率為 的正弦波,則可得到圖五的歷時圖。最後,再疊加頻率為4 的餘弦波,就會得到圖六的歷時圖。相信你已發現,我們可以藉著不同的振幅和頻率的正弦波和餘弦波,組合出各種波的歷時圖。 在地震工程中,「快速傅氏轉換」就像是地震波的三稜鏡,幫助我們將原本複雜且不規律的地震波歷時圖,分解成許多正弦和餘弦波,並得到其相對應的振幅和頻率。以水平軸表示頻率,垂直軸表示振幅(稱為傅氏幅)所畫成的波譜,就稱為傅氏幅譜。 圖七是圖一的加速度歷時圖的傅氏幅譜。傅氏幅代表其所對應的頻率的地震波,給建築物的能量。從圖七可以發現能量集中在1至4 之間,而我們稱4 為「主要頻率」,因為它給與建築物的能量最大。如果有一個建築物,它的自然頻率剛好落在這個範圍內,便會因為共振的關係產生比較大的振動,而其他的建築物則會有較小的振動。因此蓋房子之前,了解興建地點的地震波歷時圖之傅氏幅譜,對於建築物的安全是相當重要的。 雖然地震波不像光波,能夠穿透過三稜鏡產生七彩的顏色,但是透過數學魔術,卻可以讓我們如願地看到了地震波的波譜,是不是很神奇呢! 前一篇文章 快樂塗鴉簿 夢想玩具屋 下一篇文章 阿太的寶貝紙鶴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4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5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6【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7【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8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9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快樂塗鴉簿】鬱金花展【陳老師說好故事】洛陽紙貴(上)【快樂塗鴉簿】丹頂鶴 【童詩.童思】大休息【快樂塗鴉簿】我愛熱帶魚【快樂塗鴉簿】彩虹魚 作者其他文章地震工程 來或不來? 談地震預測地震工程 知己知彼 談地震反應譜地震工程 地形效應地震工程 盆地效應地震工程 土層放大效應地震工程 土層的特性場址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