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工程 地震波的三稜鏡~傅氏幅譜 文與圖/陳慧慈 |2015.04.01 語音朗讀 261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一:地震波加速度歷時圖 圖/陳慧慈 圖七:此為圖一的傅氏譜 圖/陳慧慈 圖二:頻率1Hz(虛線)和2Hz (實線)且振幅為1的正弦波 圖/陳慧慈 圖四:圖一和圖二波形的疊加結果 圖/陳慧慈 圖五:頻率為0.5Hz的正弦波形與圖三的波形的疊加結果 圖/陳慧慈 圖六:頻率為4Hz的餘弦波形與圖四的波形的疊加結果 圖/陳慧慈 圖三:頻率1Hz(實線)和2Hz (虛線)且振幅為1的餘弦波 圖/陳慧慈 文與圖/陳慧慈 小朋友,還記得第一次看到彩虹時的心情嗎?想必你一定很興奮,也很驚訝:「為什麼有那麼多顏色在天空呢?」原來,彩虹的產生是因為太陽光(白色光,具有波的性質)經過空氣中的水滴折射和反射,產生了代表不同波長的光(稱為色散),而形成了光譜。你知道嗎?西元一六六六年,牛頓就最先觀察到,讓白光透過三稜鏡折射,會產生像彩虹般的色散現象了! 好奇的你一定會問:「地震波也是一種波,是否有類似三稜鏡的東西,可以讓我們看到它的『波譜』?」現在先讓我們來變個數學魔術。 地震波通過某一地點所造成的振動歷時紀錄(位移或速度或加速度,圖一),是相當不規則的。之前曾提到的正弦(Sine)函數和餘弦(Cosine)函數,我們可以將它們的圖形視為波的歷時圖(圖二和圖三分別是頻率為1 和2 且振幅為1的正弦和餘弦波)。現在我們將這些波疊加起來,就會變成圖四的歷時圖。如果再疊加頻率為 的正弦波,則可得到圖五的歷時圖。最後,再疊加頻率為4 的餘弦波,就會得到圖六的歷時圖。相信你已發現,我們可以藉著不同的振幅和頻率的正弦波和餘弦波,組合出各種波的歷時圖。 在地震工程中,「快速傅氏轉換」就像是地震波的三稜鏡,幫助我們將原本複雜且不規律的地震波歷時圖,分解成許多正弦和餘弦波,並得到其相對應的振幅和頻率。以水平軸表示頻率,垂直軸表示振幅(稱為傅氏幅)所畫成的波譜,就稱為傅氏幅譜。 圖七是圖一的加速度歷時圖的傅氏幅譜。傅氏幅代表其所對應的頻率的地震波,給建築物的能量。從圖七可以發現能量集中在1至4 之間,而我們稱4 為「主要頻率」,因為它給與建築物的能量最大。如果有一個建築物,它的自然頻率剛好落在這個範圍內,便會因為共振的關係產生比較大的振動,而其他的建築物則會有較小的振動。因此蓋房子之前,了解興建地點的地震波歷時圖之傅氏幅譜,對於建築物的安全是相當重要的。 雖然地震波不像光波,能夠穿透過三稜鏡產生七彩的顏色,但是透過數學魔術,卻可以讓我們如願地看到了地震波的波譜,是不是很神奇呢! 前一篇文章 快樂塗鴉簿 夢想玩具屋 下一篇文章 阿太的寶貝紙鶴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 謝謝良醫2025.08.1102善念是財富 也是幸福之道2025.08.1003佛光會訪越南 推人間悅讀、贈輪椅 2025.08.0904智利佛光山 祝福寶寶平安成長2025.08.1205【閃文集】黃金杯2025.08.1206想念2025.08.1007佛光山佛館 台灣最強博物館2025.08.1308瑞士佛光山重建 法蘭克福佛光人支援搬遷2025.08.0909盧秀燕訪澳 倡星雲大師五和2025.08.1110【論愛談情】把愛說出口2025.08.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快樂塗鴉簿】美麗的春天【快樂塗鴉簿】桐花樹下【天南地北聊音樂】阿爾卑斯山的清新氣息~ 鱒魚五重奏【快樂塗鴉簿】幸福列車【寶島覽勝】高雄龜山登山步道【快樂塗鴉簿】 跟著書本去旅行 作者其他文章地震工程 來或不來? 談地震預測地震工程 知己知彼 談地震反應譜地震工程 地形效應地震工程 盆地效應地震工程 土層放大效應地震工程 土層的特性場址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