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剛出社會的新鮮人,面臨低起薪和租金負擔,如何取得經濟平衡、找到理想的落腳處,專家建議先擺脫3大迷思:租屋負擔月薪1/3要下修、租屋慣性要擺脫,要用交通換租金。
據教育部調查,高達76%的台北大專畢業生,會繼續留在台北求職,但台北市一間套房的平均月租金是新台幣8900元,對起薪普遍只有2萬5000元到3萬元左右的社會新鮮人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三大迷思,首先是「租屋負擔月薪1/3要下修」。由於都市核心區的房子太容易租出去,租金也難以壓下,東森房屋北區營業處副總胡淑惠給社會新鮮人3點建議。首先,以往理財專家建議的租屋負擔,都抓在月薪的1/3,但考量低起薪的狀況,應下修至1/4至1/5,以起薪3萬元計算,租屋負擔不該超過7500元。
其次「租屋慣性要擺脫」。胡淑惠建議青年擺脫租屋「慣性」,尤其是在台北讀書的人,畢業後也往往習慣先從學校附近找房子,偏偏這些地點的租屋需求高,租金也偏高。青年應以工作地點思考,評估自己的需求。
第三「用交通換租金」。胡淑惠提醒,許多年輕人(尤其是男性)習慣以騎乘「機車」思考通勤,但隨著都會區交通網日趨便利,用大眾運輸接駁並無不可。
胡淑惠表示,雙北一河之隔,租金便有1、2000元的落差,新鮮人應綜合評估租金、交通、安全性、生活機能等因素,找到合適的租屋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