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葦渡江 技驚日月潭 |2015.03.30 語音朗讀 327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選手們靠著一粗一細竹竿,漂浮在潭面上快速划行。中國選手特別表演高難度動作,如一字馬、雙人倒臥平衡等,博得民眾喝采。圖/賴香珊 選手們靠著一粗一細竹竿,漂浮在潭面上快速划行。中國選手特別表演高難度動作,如一字馬、雙人倒臥平衡等,博得民眾喝采。圖/賴香珊 選手們靠著一粗一細竹竿,漂浮在潭面上快速划行。中國選手特別表演高難度動作,如一字馬、雙人倒臥平衡等,博得民眾喝采。圖/賴香珊 【本報南投訊】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前天開幕,大陸貴州省體育局也應邀出席,昨天更率員前往日月潭與水里商工學生進行「獨竹漂友誼表演賽」,展現以一根竹子在潭面上划行的高超技藝,讓台灣民眾大開眼界。 「哇,這是傳說中的『一葦渡江』吧!」來自貴州的運動員和台灣選手踩著直徑約十五公分、長約四公尺的竹竿,漂浮在潭面賽道上,快速的划行競技;貴州選手甚至在竹竿上做出金雞獨立、一字馬等技巧性動作,博得滿堂彩。 源自中國貴州省赤水流域的「獨竹漂」,原是當地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過河的簡易交通工具,但因需要高超技巧且極具文化特色,被納入該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更在二○一一年首度列入對岸少數民族傳統運動會的競賽項目。 「獨竹漂,首重平衡和協調性。」貴州獨竹漂教練王馨平說,篩選運動員時會要求選手赤足在陸地登上竹漂,測試其平衡感和臂力,經過逾兩年訓練才能出賽或進行技術性表演,但除了個人條件和熟練度,賽域風浪也會影響臨場表現。 台灣選手溫邦澤說,獨竹漂和競賽輕艇各有各的難度,而獨竹漂僅靠一粗一細的竹竿行進,全身肌群和力量的操控很重要,能有機會學習對岸特有的民俗運動,讓人感到既新奇又有趣。 貴州侗族選手楊慧蓮則說,昨天潭區風大浪急,加上水深、浮力大等因素,表演受到阻礙,無法完整呈現其他高難度動作,相當可惜;但日月潭的乾淨和好山好水,讓人打從心底喜愛。 前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專欄預告 下一篇文章 【妙眼看世界】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動物園柯基獅 短腿反差萌爆紅臘腸犬歪嘴笑容 愈老愈可愛車站舊物維修站 修檯燈竟是醫生200年海灘箱屋 身價比住宅還貴伊斯坦堡搬運工 打通城市動脈一戰士兵瓶中信 109年後被拾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