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人生 文/人間社記者黃秀蘭 |2015.03.29 語音朗讀 379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吳必伍居士 圖/人間社曲鈞瑜居士 圖/人間社蔡招娣居士 圖/人間社石德華居士 圖/人間社覺居法師 圖/人間社 文/人間社記者黃秀蘭 福慧家園上周共修主題「感恩的人生」,由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主持。 「凡事有因有緣才有果,不論是善因緣還是逆增上緣,都要感謝每一個因緣。」覺居法師說,生命中的貴人,可以是充滿情感因素的「人」,也可以是逆增上緣。 「回顧當年,父親的一個轉身,其實就是我的貴人。」排行家中第五個女兒的蔡招娣,娓娓道出自己出生時,當爸爸聽到又是一個女嬰,立即掉頭就走。她在成長過程中,便在心裡發願「一定要出人頭地」。二十七歲時,已在台中建築事務所賺到人生第一桶金。 三年多前,參與新聞寫作課程,成為人間通訊社記者。「為什麼會投入新聞工作?」蔡招娣表示,文學與信仰是她的最愛。她希望透過文字和影像,將善美的新聞傳送到全世界,讓所有人看到台灣的正向力量。當採訪的新聞刊登在《人間福報》上,她看到父親眼中的光芒,明白父親其實深深以自己為榮。 「生病是我這一期生命的貴人」,曲鈞瑜表示,二○一三年,醫院報告出爐,證實她得癌第三期,當時心情非常錯愕、複雜。在開車時,聽到CD播放人間音緣〈人生是過客〉的歌詞「春去秋來,日升日落,匆匆而來,又匆匆而過……」一句話觸動內心深處,她將車子停在路邊泣不成聲。 「雖然不知道這一期生命還能撐多久,但生命有四件事一定要認真做:想愛的要好好愛、想說的要說清楚、想做的要積極去做、想享受的要好好享受。」曲鈞瑜從病中學會面對、接受、處理、放下。「生病」讓她對人生有更深的體悟,也開始深入的思考。 擁有多項才華的吳必伍回顧:「十七歲那年,參觀後壁高中第三屆美工科期末展,認識了施金輝,也就是星雲大師稱讚「畫觀音像第一人」的畫家,從此改變了我的人生。」與施金輝一席話後,吳必伍回家向父親表達,想轉讀美工科,父親成全他的抉擇,讓他開啟了多采多姿的人生。 吳必伍表示,二○一○年美國雷曼兄弟銀行倒閉,他的公司也受到金融風暴波及,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頓,於是發願終身為佛子,並努力成全他人不求回報。他希望家人能看見佛法的好,更希望他人能從他身上看到佛法的妙。 「丈夫的病與死,讓我學會堅強,因為他以勇敢、堅定的態度去面對病魔。」石德華述說,丈夫往生後,她常到惠中寺擔任義工,轉而成為別人的依靠。讀書、寫作、演講、教課是她的本務,她希望能把本務做得更好,並更懂得幫助與成全。 她期許自己將「悲傷」轉化成「慈悲」,再將「慈悲」昇華成「悲智」,讓生命更有深度與厚度,開啟人生澄澈的智慧。 覺居法師期許大眾,感謝生命中貴人最好的方法,就是發願成為別人心目中的貴人,並做到知福、惜福再造福。 凡事心存感恩,感恩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感恩的觀念是智慧的財富;感恩的心靈是豐富的寶藏,能感恩,人生必定豐盛而富足。 前一篇文章 共修看板 下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 拜觀音 得智慧 熱門新聞 01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02【閃文集】 喵聲的魔法2025.07.29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2025.07.2904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5全民閱讀博覽會 南華大學傳遞書香 共建修行沃土2025.07.2906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7【寶島踏查】 松園別館:從軍事到藝文2025.07.2908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9賴索托佛光人 捐贈物資送暖2025.07.2910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晨齋語錄】菩薩心【人間行者心】受持戒法 身心最好的金鐘罩人間佛陀 眾生的明燈【紅塵禪煙】彼岸【人間行者心】佛青開啟蔬食新視野願心無盡 外公的修行路 作者其他文章佛法走入社區 佛光普照豐原台中大肚國小 愛閱共讀 傳揚磺溪文風放下的真義歐洲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