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余曉惠
巴菲特的名氣毋庸置疑,更是少數提倡加稅的超級富豪,但大家鮮少注意到,他其實也支持盡可能延後納稅。
最明顯的例子是,波克夏公司最新年報顯示他們遞延619億美元的企業稅。此數字以波克夏目前的稅率計算,相當於八年的稅。這或許讓巴非特在投資上更游刃有餘。
這也顯示像波克夏這樣的納稅大戶,可是十分精通避稅之道。波克夏去年底的遞延稅項是十年前的四倍以上,這段期間巴菲特投資許多資本密集的事業,包括收購伯靈頓北方聖大菲鐵路公司(BNSF);美國為了鼓勵企業投資,給鐵路或電廠等基礎建設稅務上的優惠。此外,波克夏的能源部門也因再生能源發電,得以扣稅。
等到波克夏要繳稅的時候,巴非特能把這些錢用在其他投資上,享受隨時間增長的複利。他把這個形容為政府提供的免息貸款。
波克夏去年納稅49億美元,但依去年獲利計算,最終得付79億美元。由於波克夏85%營收來自美國,無法仿效其他跨國企業的獲利登記在較低的稅率管轄權,來減少稅金。
也因此,過去三年來波克夏的實質稅率一直在28.2%到31.1%間波動。相較之下,美國第二大財團奇異(GE)的稅率介於4.2%至14.6%,全球最大公司蘋果的稅率則為25.2%至26.2%。美國企業稅率一般為35%。
除了遞延稅項,巴菲特也善用保險事業,在真正需要理賠的之前先把保費拿去投資。根據年報,去年保險事業可投資的金額增加70億,共為840億美元。
波克夏也不發股利給股東,理由是巴菲特相信他可以找到打敗大盤的投資機會。他曾在2012年致股東信中指出,股東得為股利繳稅;需要現金的投資人應該賣出一部分股票,只要負擔資本利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