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馬拉松 社會企業不是慈善 要對消費者謙卑敬畏

李碧華 |2015.03.28
1112觀看次
字級

「社企大調查」開場,指出六成二民眾願意以較高價格購買社企產品或服務,以及逾七成民眾願意推薦社企產品給他人,顯現社企的成長空間相當樂觀。社企流創辦人林以涵在三周年論壇「堅持的力量」、「信念馬拉松」表示,社企流去年獲得英國社企培育組織UnLtd認證,今年也將成為香港、首爾、新加坡後,成功舉辦千人國際社企論壇的國家,成為亞洲社企聚落之一。創新工場負責人李開復則以過來人身分建議,「創業要有終極理想,才能永續,想創業的人,第一步就是動手幹」。

李開復認為,「社會很多、企業不夠,流於紙上談兵,不夠務實」。社會企業不是慈善,要創造消費者需要的東西,對消費者需求的謙卑、敬畏是重要的事。台灣早期傳統企業家,為改善經濟狀況,腳踏實地創造大事業。相對之下,他更佩服美國創業家,因為美國人創業是為了改變世界、讓世界更好。例如,福特汽車公司期許「每人都能擁有一部車」、日本索尼公司則期望「扭轉日本製造等於劣質品」的形象等,都值得台灣借鏡。

他期勉台灣創業家要有改變世界的理想與國際觀,建議年輕人盡量走到不同地方,和不同國族、背景的人互動,成為真正的地球人。「愈是和你不一樣的人,愈能激發出創意和想法。」

生態綠創辦人余宛如指出,生態綠賣的其實是消費者的理念和價值,「咖啡只是我的媒介」。她呼應張英樹「用消費取代捐款」說,強調只有持續消費,才能讓生產者無後顧之憂。

古厝民宿「天空的院子」創辦人何培鈞指出,讓他圓夢的就是顧客持續消費,否則「天空的院子」早沒了。他透露,貸款買古厝四個月後就還不出錢,收到銀行查封通知。原本他憂心「欠一千五百萬貸款怎麼辦」,後來轉念一想,算出一個月只要賣掉十二個房間就可繳貸款,頓時壓力大減。「這讓我思考未知風險的重要,用簡單的加減乘除就可解決原本以為困難的問題。」

「如果不去想自己最想做什麼,念完大學就跟大家一樣去考研究所、投履歷,最後一定以最低的薪水,去買最貴的房子和最長的工作時間。」何培鈞這樣認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