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璟華
因為少子化關係,現代孩子備受寵愛,如同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失敗與挫折,孰不知這樣的孩子未來很難在社會立足。如何面對失敗不僅是每個孩子要學會的功課,也是每個家長必須思考並教會孩子的功課。
一周前,女兒參加詩歌朗誦比賽。每天一有空就練習,聽著女兒略帶口音的朗讀,我找來知名主持人朗讀的錄音帶給她聽,和她逐字逐句分析朗誦技巧,陪她一遍又一遍地練習。
比賽時,我坐在台下聽,感覺女兒表現超出平日水準,成績也暫時領先。隨著比賽一路進行,女兒的成績也從第一名逐漸下滑,這時,我看到她眼中噙著淚水。
我知道她很傷心,因為她犧牲了許多她原本娛樂休閒的時間去練習,期間還忍受許多委屈;我更明白她的失落,看到自己的名次從第一逐漸落後,對自己的認可也變得模糊,自信與喜悅一點一點蒸發,變得灰心喪志。
我內心不斷掙扎:該如何鼓勵她?教導她如何面對失敗並重塑積極樂觀的心態?我找到垂頭喪氣的女兒,摸著她的頭,笑著說:「幸好有這個比賽,我們才有這麼多一起備戰的快樂時光!」
女兒奇怪地看著我,問說為什麼不感到傷心?更沒有氣餒?我沒回答,反問女兒:「這次參賽,妳有什麼收穫?」
女兒伸出手指說著一個又一個的收穫,臉上漸漸露出笑容,眼中有了欣喜。比賽結束前,所有選手都要上台謝幕,我看到女兒洋溢自信笑容,面對評委深深一鞠躬。
讓孩子瀟灑微笑地接受失敗,或許比成功更重要,因為孩子未來人生遭遇到的失敗總是比成功多。當掌聲響起時,有些掌聲是送給失敗者的。所以,讓我們教會孩子優雅接受失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