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特別費案,檢察官昨天依貪污罪提起公訴,這件萬眾矚目的案件,本不應超脫法律,但卻被賦予政治意味,有人叫好,有人喊冤,有人質疑司法不公,有人指責政治黑手介入,更有人懷疑是恐怖的政治平衡,也有人痛批制度殺人,一時社會喧囂,後續還在發酵。
司法歸司法,政治歸政治,但處在黨派對立,意識掛帥的台灣社會是很難落實。再多的證據,再多的說辭,總無法讓案情澄澈,讓人心服口服。檢察官起訴馬英九,認定一千多萬元特別費被「飽入私囊」,涉嫌貪汙罪,這是很嚴重的指控,如果罪刑成立,馬英九不但前途烏有,還要坐牢。
而馬英九的特別費案受重視,不只他是政壇明星,更因他將代表國民黨角逐二○○八年總統大位,如今起被起訴不但關係馬英九的未來,也關係國民黨的版圖。更重要是此案起訴,全國還有數千首長,包括民進黨四大天王內,也有特別費問題,司法是否公平對待,正是眾所矚目。
民眾對政治熱中本來是件好事,但台灣民眾對政治過度熱,各為其主,很難客觀公正看問題,因而是非不明,價值觀錯亂,很難讓人對公平正義有所期待。不過既然案子已偵結,大家就靜待法官做審判,不要不信公義喚不回,唯有冷靜讓真理呈現,社會公義才有撥雲見日的希望,即使司法不如期望,民眾還可用選票展現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