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義工發心 效法范仲淹積德

人間社記者蕭惠珠大樹報導 |2015.03.23
1076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蕭惠珠大樹報導】經過二天緊鑼密鼓的課程,佛光山第十七期菩薩義工研習營,昨天在東禪樓舉行結營典禮,佛光山寺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頒發結營證書,並勉勵學員發心散播佛法與歡喜,做個快樂的義工菩薩。

小組分享時,不論是資深義工或新進義工,都熱切交流服務心得,並提出對義工生活的期待。高佳琪說,當了義工後,從「恰北北」變溫柔,因此先生刮目相看。遠從美國回台參加培訓的張素蘭則說,義工生活讓她法喜充滿,雖定居海外無法「細水長流」服務他人,只好改採「密集安打」,從二○一一年佛陀紀念館落成後,她每年定期回山當一整個月的義工。張素蘭的發心,贏得滿堂喝采。

黃文珉表示,服務他人難免有挫敗時刻,卻正是除去習氣、修持定力與忍辱的好機會。黃菁鴻爽朗地說,在佛門當義工,可以享受服務他人的榮譽感。

聽完各組分享後,慧傳法師解釋「義工」精神,強調「義」字由「羊」和「我」組成,代表「我願把最珍貴的東西獻給你,心甘情願為你服務、給你祝福」。他也勉勵學員效法宋朝名臣范仲淹,以「行善積德」的風範傳家,八百年後的今天,范氏家族依然興旺,正是一片好心的餘蔭。

「調整自己的情緒,把歡喜帶給他人。」慧傳法師帶領學員唱〈十修歌〉,勉勵學員當個快樂有佛法的義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